質譜在重大基礎科學創新、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是科學儀器巨頭的重點布局領域。伴隨科研水平不斷提升,質譜聯用技術迅速發展,質譜聯用儀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目前主流質譜儀品類如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液相
色譜-質譜聯用等儀器實現商業化,國內外市場活動頻繁。
就國內而言,隨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留學歸國的人才增加,加速推動了國產質譜儀的研發。但目前,我國質譜聯用儀仍以進口為主,出口量較小。接下來,化工儀器網將根據海關總署數據,分析2022上半年我國質譜聯用儀(海關編碼:90278120)的進出口情況。
2022上半年,我國質譜聯用儀進口市場龐大,共進口儀器2347臺,進口總額達27.11億元。與2021上半年相比,2022上半年質譜聯用儀進口數量均出現小幅下降,減少了482臺;進口金額增長了2.34億元,同比增長9.4%。
6個月中,僅1月、6月質譜聯用儀進口數量、金額超過2021上半年進口數量及金額,其余月份均略小于。值得一提的是,2月質譜聯用儀進口數量小于上年同期數量,但金額卻出現反超。總的來說,質譜聯用儀進口市場總體呈上升趨勢,進口規模不斷擴大。
從主要進口省市來看,經濟發達地區是進口主力。上海市、廣東省、北京市、江蘇省、浙江省位列進口數量及金額前五名。北上廣均榜上有名,這與其作為科研重點區和重大經濟承載區密不可分。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去年同期并未上榜,今年上半年質譜聯用儀進口數量、金額都出現明顯增長。這或與浙江省上半年新增7個省級實驗室密切相關。同樣受實驗室規劃影響,四川省雖位于西南,但進口量達91臺,進口金額為1.09億元。
總體來看,上半年進口數量多集中在10臺-100臺區間段,進口儀器單個價值較大。多地區的高精尖儀器需量擴大,這與技術企業扶持、實驗室研究所建設數量增加等科技頂層戰略密不可分。據統計,2022上半年,中央發布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政策、計量服務中小企業紓困政策等。此外,應召中央舉措,多個省市接連推出助企紓困政策,發布創新券等工具,真金白銀支持技術創新企業發展。在此背景下,相關技術企業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帶動科學儀器的需量增長。
從質譜聯用儀進口國家來看,新加坡、美國、日本、愛爾蘭、德國、英國、加拿大分別以717臺、9.21億元,669臺、5.36億元;489臺、3.36億元,207臺、3.24億元,128臺、4.18億元,73臺、1.23億元,24臺、0.12億元占據前七。
據海關數據顯示,進口量排名前五的省進口第一大國均是新加坡。相比2021上半年,無論金額還是數目,來自新加坡的質譜儀器均有增加。
與進口市場相比,出口市場顯得“蕭條”。2022上半年,我國質譜聯用儀共出口20臺,出口金額達1208.2336萬元。雖然國產儀器出口市場仍處于下風,但與2021年同期出口情況相比,質譜聯用儀出口數量增加了13臺,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76%,側面說明國產儀器發展勢頭強烈,但還需一定動力。
從出口省市來看,共5個省市參與其中,其中上海市出口11臺,金額達702.7503萬元,占出口總額58.16%,是主要出口地區。北京出口質譜聯用儀6臺,出口金額為405.5219萬元,占出口總額33.56%.
科學儀器不僅是工具,更是掌握現代科學的船舵。上文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質譜聯用儀自主研發生產力較薄弱,該儀器市場仍以進口為主。因此,如何提高高精尖儀器自主研發能力,打破依賴進口局面,提高單個儀器價值量,這將是國產儀器下一步攻關方向。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