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內食品行業新熱點也是層出不窮。日前,某平臺發布了“2019年食品行業熱門詞匯”,其中“豬肉價格飛漲”、“食安法實施條例”、“垃圾分類”等占據了榜單前列。而這些熱點事件也反過來給食品行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推動行業向新的發展方向前進。
豬肉政策出臺擴大冷鏈物流普及率
去年,豬肉市場的價格波動牽動著消費者的心。非洲豬瘟疫情和豬周期疊加是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為了保持市場穩定,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及措施。《關于對仔豬及冷鮮豬肉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通知》就是其中之一,這項通知的發布意味著豬肉的冷鏈運輸時代即將來臨。
過去的豬肉市場通常是運用生豬為主,而如今,運送冷鮮豬肉將成為市場主流。這也將擴大冷鏈物流在豬肉市場的普及率,為冷鏈產業帶來利好。隨著冷鏈產業規模的擴大以及市場入局者的增加,產業競爭日趨激烈。未來,人工成本還將繼續上升,運輸企業面臨更為嚴重的盈利壓力,因此通過規模化經營來保持利潤水平是未來發展趨勢。
食安新法實施強化食品安全監督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于2019年12月開始正式施行,條例細化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強化了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完善了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并加大食品安全處罰力度。對于食品企業來說,還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保障,這樣才能更嚴厲的“緊箍咒”下生存。
食品在生產的過程中,殺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
殺菌設備不可少。目前市面上適用于食品殺菌的技術和設備不斷增加,包括超高溫殺菌、巴氏殺菌、輻照殺菌等等,為不同類型的食品上好“安全鎖”。此外,設備的殺菌消毒也不可忽視,CIP清洗系統的發展則為生產設備殺菌打下了基礎。
垃圾分類帶動廚余垃圾處理器市場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開始普遍推行強制垃圾分類。這意味著我國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垃圾有助于保護環境,卻也讓不少居民感到頭痛。為了解決部分分類難題,廚余垃圾處理器成為市場受青睞產品之一,也由此拉開了廚余垃圾處理器市場混戰的“大幕”。
據了解,去年6月份之后,某家電品牌銷售的廚余垃圾處理器銷量環比增長194.7%。不難發現,國內廚余垃圾處理器市場空間巨大。但與此同時,市場競爭也漸漸激烈。對此,設備制造商還需從設備的運行聲音、研磨質量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設備的核心優勢,彌補與國外設備之間的差距。
小編結語:食品行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食品行業內的消息將傳播的更快。而對于行業內的企業來說,如何做到不“踩雷”是企業發展的重心。這就需要企業加強對市場需求的敏感度,及時調整生產、制造工藝,為行業的整體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