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善,消費者對高品質蔬菜的需求增加。寧夏作為我國“菜籃子”重要供應區之一,每年向全國各地乃至外國輸送冷涼蔬菜。
冷涼蔬菜又被稱為錯季蔬菜或高原夏菜,是指適宜在氣候冷涼地區夏季生產的蔬菜,其適宜生長溫度在17℃—25℃范圍。品種主要包括:甘藍、大白菜、蘿卜類、西藍花、洋蔥、南瓜、萵筍、娃娃菜、生菜、芹菜、甜玉米、馬鈴薯等。寧夏地區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質疏松,是生產冷涼蔬菜的上佳之地。這里生產的蔬菜色澤鮮亮、脆嫩多汁、口感甘甜,是全國同類菜品中的佼佼者。
寧夏70%以上的蔬菜外銷全國市場并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產品主要出口新加坡、德國、美國等國家。據銀川海關統計,2022年寧夏蔬菜出口2億元,同比增長43.8%。
為了進一步提升冷涼蔬菜的品質,提高附加值,寧夏從種子、菜苗,到水肥、管護、采收、分揀、包裝,整個鏈條全程建立起了標準化的安全把控。比如,香菜嚴格卡到25厘米就收,菠菜葉子青綠、不能有斑點……
此外,為了減少蔬菜采后損耗,寧夏積極修建冷藏保鮮設施,補齊蔬菜冷鏈短板。例如,銀川市賀蘭縣積極扶持蔬菜基地冷庫建設、蔬菜分揀包裝及物流環節,圍繞倉儲保鮮、分揀分級、冷鏈物流,開展蔬菜產品倉儲保鮮蔬菜冷鏈設施建設,降低瓜菜損耗和物流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寧夏還印發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冷涼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2—2027年)》《全區冷涼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產業發展目標、主攻方向、重點任務、戰略措施,落實產業發展資金,聚焦關鍵環節,為冷涼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2022年底,寧夏農業農村廳又推出5項強化措施,促進冷涼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寧夏農業農村廳提出了強化頂層設計,凝聚產業高質量發展合力;強化結構調整,產業聚集度進一步提高;強化龍頭帶動,聯農帶農機制不斷完善;強化技術支撐,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強化產銷對接,品牌影響力逐年提高五項強化措施,從冷涼蔬菜種植、加工、品牌打造等多個方面入手,支持產業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寧夏全區瓜菜種植面積296.79萬畝,總產量722.13萬噸。目前,寧夏還在打造冷涼蔬菜預制菜產業集聚區,推動冷涼蔬菜產業由“菜籃子”向“菜盤子”轉變,產業未來可期。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