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19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西部)健康食品博覽會在綿陽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共享健康食品、共創品質生活”為主題。開幕式上,四川省副省長楊興平宣布開幕,綿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致歡迎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以及商務部、工信部、農業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食品工業對經濟民生意義重大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代表主辦單位在開幕致辭中指出,食品工業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保障民生的基礎產業,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向往和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舉辦此次活動,旨在發揮西部地區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稟賦,融合現代食品產業科技創新之力,推動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并將為提升西部地區健康食品產業競爭力、叫響更多健康食品品牌,為全國健康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另據了解,此次博覽會展區設在中國(綿陽)科技城會議展覽中心,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700余家食品企業參展,展陳總面積2.5萬平方米,設有健康休閑食品、預制食品、高端飲品等12個展區,超5000件展品亮相。
中國特色風味食品產業潛力巨大
作為匯集西部地區農食產業資源的健康食品博覽會,本屆活動重點旨在打造集理論交流、產品展示、產銷對接為一體的健康食品展會平臺,著力構建健康食品產業“學、研、產、融”新生態,展會同期還舉行了十余場各分類論壇活動。
其中,開幕式當天下午,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中華文化·美食精華——中國特色風味食品產業峰會”即在綿陽鉑驪酒店隆重舉行。綿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朝陽發表了歡迎致辭。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二級巡視員楊秀江在出席峰會活動時致辭指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優質、營養、美味、健康、具有獨特歷史文化傳承的食品需求更加強烈,加快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在活動現場發布了《推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報告指出,食品工業是一個既有極大潛力的朝陽產業,有著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未來,尤其是特色產品和優勢產區。
中國特色風味食品產業峰會的召開,在食品產業尤其是特色風味食品產業加速發展的當下,通過集聚各方面的勢能與動能,推動產業實現下一步的高質量發展。
食品企業需要有自己的“風味”
在食品產業中,“風味”尤為重要,江南大學未來食品科學中心教授鐘芳表示,風味是影響消費者食物選擇重要的因素。因此,對食品企業而言,擁有自己的風味尤為重要,越是具有自己的特色也越容易做出成績。
作為中國特色風味食品企業的代表,現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涂華彬,四川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楊韻霞,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新中心總經理童星,正高級工程師、浙江金華火腿行業協會會長馬曉鐘,黃山區茶葉協會會長、黃山猴坑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繼凡等五位嘉賓,分享了各自產業特色及創新智能等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中國的特色風味食品是中國優質的美食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與此同時,根據自然資源稟賦以及技藝不斷的研習和創新,也成了多個地區地域鮮明,風格特點顯著的特色風味食品產區。那么,如何更好得實現產區及產業新發展?
現場,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強的主持下,河南省通許縣委副書記、縣長憨振強,湖南省平江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長、食品產業鏈鏈長張生才,四川省綿陽市商務局二級調研員劉偉,山東榮成市海帶產業發展專班負責人王向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燕窩及膠類蛋白食品工作委員會會長王強,圍繞各自產區發展、建設,進行了一場高水準的對話交流。
此外,峰會現場還重磅發布了第一批特色風味食品標志性產品、制作技藝傳承人及核心產區名錄。在各地方初審申報、專家遴選的基礎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研究決定,列入第一批特色風味食品名錄的標志性產品560個,制作技藝傳承人203人,核心產區9個。
中國特色風味食品,是中國文化極具特色的組成部分,也是人們日常飲食不可缺少的內容。各地區不同特色的風味食品亦形成了當地文化與風土人情的典型代表。我們相信,中國食品產業必將邁向更高處,中國特色風味食品產業也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燦爛的新篇章!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