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中央一號文件是黨和國家指導“三農”工作的重要文件。文件著眼于長遠,提出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要求。建設農業強國首先就是要確保糧食安全,文件的第一部分就提出“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該部分多次提到玉米,并尤其提到了要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
在生活困難的年代,玉米是人民群眾的重要口糧,而如今在糧食充裕的情況下,玉米為何還如此重要呢?在我國,玉米屬于糧食中僅次于小麥、稻谷產量的重要品種,它不僅是人的重要口糧,也是畜禽飼養的重要原料。除此之外,玉米還是重要的深加工原料,其精深加工產品不勝枚舉,不但有淀粉、酒精、食用油等初級產品,還有谷氨酸、蘇氨酸、結晶糖等中端產品,更有高端產品維生素B12、維生素C、輔酶Q1等等。
據了解,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一直在持續擴增中,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玉米種植面積最多的國家。盡管如此,我國的玉米仍然供不應求,還需大量進口。玉米單產量和總產量也不及美國,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對于我國減少玉米進口依賴以及確保玉米保供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玉米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個較為現實的問題:在市場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玉米價格上下波動幅度大,對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有所影響。這樣的情況下,注重提高玉米產品品質以及發展與玉米加工產業也是重要的手段。中央一號文件的第五部分指出,要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支持家庭農產、農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業等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引導大型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
在我國,發展玉米加工產業的地方或是企業并不在少數。例如,黑龍江齊齊哈爾依安縣在去年8月份投產了鮮食玉米速凍蔬菜項目。據介紹,該項目建成了自動殺菌鮮食玉米加工生產線,采用先進的速凍隧道生產工藝,對玉米進行鎖鮮。經過簡單加工的鮮食玉米,不僅保鮮期得以延長,產品附加值也獲得提升。黑龍江綏化市則是發展玉米精深加工產業的典型,該市已經打造了一條完整的玉米加工產業鏈,玉米年加工能力達到1000萬噸,已經形成了產業鏈初級產品、中端產品和高端產品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玉米作為一種普通而又重要的農作物,對于穩定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提升玉米單產是保障玉米供給的重要手段,而想要提升玉米單產絕不會一蹴而就,還需行業內加快技術攻關,突破玉米產量不理想的“瓶頸”。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