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慶陽市把龍頭企業作為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堅持市場導向、創新驅動、全鏈發展,推動龍頭企業擴大規模、壯大實力、提升質量,打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雁陣”,引領帶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發展壯大龍頭企業隊伍。大力開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培提升行動,鞏固提升畜禽和蘋果產業龍頭企業,招引培育蔬菜產業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中藥材產業龍頭企業,分級分類打造龍頭企業梯次發展隊伍。圍繞全產業鏈建設,采取兼并重組、技術升級、設備改進等方式,重點培育中盛、圣越、居立等9家鏈主企業和34家骨干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配套協同發展。加強龍頭企業精準招引力度,以牛羊豬雞熟食加工和副產品開發利用、蘋果自動化分揀包裝和精深加工、設施蔬菜規模種植和加工為重點,引培龍頭企業24家,全市累計達到364家,培育產值10億元以上龍頭企業1家、5億元以上2家、1億元以上4家。招引成立中農信投、晶晶生物等蔬菜產業龍頭企業6家,帶動設施蔬菜和食用菌產業加速發展。
二、優化龍頭企業發展環境。積極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千名干部幫千企”活動,采取政策支持、項目扶持、專班服務等方式,圍繞財政、金融、稅收、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協調落實中央及省、市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招商引資企業優惠獎補政策,助推企業做大做強。精準摸排、對接金融部門協調落實企業貸款12.37億元,推薦15家龍頭企業申報農業產業化分級達標獎補項目、9家企業申報“甘味”品牌獎補項目、3家企業申報省級龍頭企業,監測認定市級龍頭企業38家。
三、加快龍頭企業科技創新。發揮龍頭企業科技研發推廣主體作用,積極對接中國農科院、西北農大、甘農大等高校院所,成立蘋果、肉羊、肉牛產業體系技術創新團隊,建立科企協同攻關機制。支持鏈主和骨干企業加強新技術應用,提升裝備技術水平,新建圣越加工二廠9000萬只肉雞屠宰線、正大30萬頭生豬屠宰線、綠豐1萬頭肉牛屠宰線,正洋、隴塬紅等蘋果自動分揀線4條,恒瑞康等蘋果深加工生產線3條,偉赫乳業18萬噸乳制品加工廠擴能上產,中農信投雙孢菇工廠化全產業鏈項目打造種養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實踐樣板,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慶環制種“三級二元”雜交繁育模式和“四個一”制種技術國內領先,圣越培育白羽肉雞新品種(系)圣澤901,居立建設全國最大的蘋果脫毒苗木繁育基地,有效破解產業發展受制于人的“芯片”難題。
四、加強龍頭企業品牌建設。支持引導龍頭企業加強商標注冊,培育企業商標品牌,參與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全市31個企業商標品牌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6家企業產品入選“甘味”旅游產品名錄,認證“三品一標”經營主體66家、產品81個。支持中盛、金誠果蔬、慶新等龍頭企業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拓展線上線下營銷,全市設立農產品展銷館和銷售專區26個,引導44個經營主體入駐商超。中盛公司成為百勝集團、海底撈優質羊肉供應商。圣越肉雞成為百勝餐飲長期戰略合作伙伴、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固定供應商,出口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五、促進龍頭企業融合發展。優先把龍頭企業作為項目儲備的關鍵因素和項目實施的重要主體,引導支持龍頭企業積極申報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推進園企互促共融發展。以通達果汁、海越、正洋、慶新等龍頭企業為支撐,創建寧縣蘋果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完成投資8.08 億元,實現總產值 38.94 億元。全市獲批認定鎮原肉雞、西峰生豬、環縣肉羊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環縣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全國農業產業鏈典型縣建設穩步推進,綠色農產品加工園入駐中盛、偉赫等龍頭企業15家,帶動實現全產業鏈產值24.17億元。以圣越1.2億羽白羽肉雞全產業鏈項目、正大1.12萬頭生豬育肥基地和30萬頭生豬屠宰廠建設為核心,全市創建鎮原屯字、西峰彭原2個產業強鎮,累計完成投資2.66億元。
六、提升龍頭企業聯農帶農能力。順應農業產業組織化、市場化發展新要求,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聯合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等經營主體,開展多元合作,構建分工合理、優勢互補、高效聯合的利益共同體。制定《2022年帶農入股經營主體監管包抓工作方案》,通過開展“一對一”包抓監管、加強培訓指導服務、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等方式,穩步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增強自主發展能力,促進持續盈利分紅,保障群眾穩定增收。目前,全市76家龍頭企業承接入股5.27億元,帶動農戶5.45萬戶,累計分紅1.61億元。
作者:王剛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