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青島市農產品加工產業基礎和港口城市優勢,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預制菜產業發展高地,結合青島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圍繞打造國際預制菜產業發展高地,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以市場消費需求為導向,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驅動,健全完善預制菜全產業鏈,推動預制菜生產規范化、產品標準化、技術現代化, 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便利化、營養化消費需求,推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通過內組外引,打造15家自主創新能力強、加工水平高、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大型預制菜龍頭企業。到2024年,基本建立科技含量高、生產加工能力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突出、上中下游緊密銜接的預制菜產業體系,全市規模以上預制菜產業市場主體達到100家,全產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把我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
(三)產業布局。構建“2+7+N”空間布局。創建兩個國際預制菜產業集聚區,即在萊西創建中國(青島)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在城陽創建中國(青島)農業食品創新園。打造7個產業集群,即西海岸新區(康大)食品產業園、城陽特種食品產業集群、即墨(正大)現代食品加工產業集群、膠州(益海嘉里)現代食品加工產業集群、膠州(利群)智慧物流及供應鏈產業集群、平度糧油加工產業集群、萊西食品產業集聚區。建設N個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和預制菜加工項目,推進預制菜產業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協同發展,完善產業鏈技術協同攻關、產品協作配套、品牌共建共有、資金融通擔保等體系建設,放大預制菜產業集聚效應,建設功能齊全、配套先進、標準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特色優勢預制菜產業集群。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預制菜全產業鏈培育工程。
1、建設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建設糧油生產基地、果菜菌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打造標準化“原料車間”。聚焦糧油、菜果、畜產品、水產品等8條百億級農業產業鏈和15條特色農業產業鏈,支持預制菜企業建設自建基地、訂單基地,提升原料供應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水平。(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海洋發展局)
2、培育預制菜產業典型企業。培育提升預制菜中小企業,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引育一批預制菜“領航型”頭部企業,形成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發揮大型企業集團引領作用,牽頭建設預制菜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建立完善智能化設計研發、生產加工和分揀配送體系。(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民營經濟局)
3、建設預制菜倉儲冷鏈物流設施。構建預制菜“原料—車間—餐桌”全程閉環冷鏈物流模式,完善從田頭到餐桌的冷鏈物流體系。鼓勵拓展預制菜冷鏈物流服務渠道,優化冷鏈價格體系,構建穩定、高效、低成本的冷鏈物流網絡。改善產地冷庫設施條件,實施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建設。利用好中央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資金,支持建設流通冷鏈設施。(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
(二)加快構建預制菜技術和標準體系。
1、開展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聚焦預制菜重點領域,鼓勵預制菜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開展預制菜營養、風味、品質調控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集中突破原料質量控制、新產品開發、綠色加工、物流保鮮、全程品控等全鏈條新型實用技術,加大對預制菜研發支持力度,加快預制菜全產業鏈研發成果及技術轉化進程,推廣一批信息化、智能化預制菜加工專用裝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2、推進預制菜標準體系建設。鼓勵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企業參與預制菜國家、行業標準和食品安全國家、地方標準制定。圍繞原料生產、產品供應、加工生產、質量安全與食品營養功能等方面制定團體及企業標準,完善原料、生產、技術、工藝、食品、包裝、流通、銷售、售后服務等標準,推動預制菜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行政審批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海洋發展局)
3、構建預制菜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加強預制菜“從產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建立預制菜行業監管機制,發揮信用監管作用,開展預制菜企業誠信評價,嚴格落實農產品、食品生產標準,督導預制菜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大對違法失信生產經營企業的約束懲戒,確保預制菜食品安全。(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
(三)大力培育預制菜消費市場。
1、開發多元產品。豐富預制菜產品種類,推動地方特色食品與現代化、標準化生產技術結合,設計創制安全、方便、營養、健康的專用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引導預制菜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培育預制菜專業人才,研究開發特色突出、復原性好的產品。(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2、培育預制菜品牌。加大對青島預制菜產業整體品牌培育力度,挖掘預制菜品牌文化內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軟實力,將預制菜企業及產品納入“青島農品”“青島制造”區域公用品牌范圍,支持創建省市高端品牌企業、知名農產品品牌,爭創區域公共知名品牌。引進舉辦預制菜品牌峰會,提升品牌知名度。(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貿促會)
3、加強產銷對接。搭建預制菜產銷對接平臺,建設預制菜展示展銷中心,舉辦預制菜美食專享活動、主題餐飲活動。支持開設線上銷售專區,鼓勵預制菜進校區、院區、社區、廠區食堂,發展預制菜團餐配餐。建設預制菜供應鏈平臺,提供產品供應鏈管理、大數據營銷等服務。大力培育預制菜出口產業集聚區和出口企業。(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商務局)
三、政策支持
(一)加強市級政策支持。支持有關區(市)統籌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涉農激勵政策,用好市級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工業支持政策。鼓勵創建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在用好用足已設基金的基礎上,依法支持預制菜產業頭部企業組建基金,市級引導基金參股一定比例,符合讓利條件的,可讓渡全部超額收益,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資預制菜產業。落實工商資本投資農業農村財政獎補政策,加大政策引導撬動力度。(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二)落實上級優惠政策。從事相關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業務的納稅人,符合條件的,依法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預制菜加工、流通等項目用地按照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政策執行。對2022年前三季度在電商平臺新設店鋪、年度網上零售額50萬元以上且排名全省前20位的企業,給予每家5萬元獎勵。支持新上的總投資超3億元、投資強度超300萬元/畝的預制菜項目納入省市重點項目,強化土地等要素資源保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稅務局)
(三)創新金融支持舉措。建立預制菜產業項目庫,定期推送給金融機構,引導金融機構以金融輔導等方式加大對入庫項目銀企對接服務力度。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為符合條件的預制菜產業創業者和創業企業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預制菜企業上市掛牌、發行債券,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支持銀行和保險機構在政策允許、風險可控、合規的前提下,積極開發專項信貸和保險產品,提升預制菜行業企業抗風險能力。(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銀保監局、青島證監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預制菜產業工作推進專班,市直有關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定期會商重大事項,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地生效。
(二)做好評估總結。對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評價,開展方案實施中期評估和年度總結評估,確保各項重點任務和政策落地落實。
(三)強化宣傳引導。多渠道多媒介開展青島特色預制菜品牌傳播和形象推廣,推介一批綠色低碳預制菜產業技術、產品和典型模式,倡導健康、環保、節約的飲食方式。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