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咖啡消費規模不斷擴大,上海這座坐擁7000多家咖啡館的城市貢獻了不小的力量。隨著各式各樣的咖啡館成長起來,為了支持集咖啡烘焙生產展示、咖啡餐飲服務于一體的咖啡新業態發展,規范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產許可審查工作,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17年發布了《上海市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滬食藥監規〔2017〕7號),隨著這一細則到期,近期上海修訂并發布了新版《上海市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將于2022年8月18日起施行。
《上海市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主要適用于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產許可條件審查。從這一適用范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兩個概念,一是《細則》中提到的焙炒咖啡,是指以咖啡豆為原料,經清理、調配或不調配、焙炒、冷卻、包裝等工藝制成的食品;二是開放式生產是指不通過設置墻壁或獨立房間進行隔離,可向消費者展示焙炒咖啡生產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同時生產區域與非生產區域之間設置連續的透明防護設施,防止非食品加工人員進入生產區域的加工方式
綜合而言,這一業態實際就是一種咖啡生產加工的“前店后廠”新模式,公開透明的咖啡烘焙加工與集體驗、品鑒、零售等于一體的一站式咖啡體驗,為咖啡行業注入了新動力。由于這一新業態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出現的,國內并未有相應的政策、標準等可以直接用于此,隨著早前以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為代表的門店落地上海,該地及時把握行業動向,推出《上海市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對推動新業態規范化發展、兼顧食品安全與消費體驗有著重要意義。
此次修訂發布的《上海市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仍主要包含總則、生產場所、設備設施、設備布局與工藝流程、人員管理、管理制度、檢驗、附則等八個章節、31條具體內容。
相較于2017年發布的版本,新版《細則》在管理制度部分進行了一些調整。如在“建立與所生產食品相適應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定期對其運行情況進行自查,保證有效運行,并形成自查報告”的原有基礎上,《細則》提出“建立與所生產食品相適應的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定期對其運行情況進行自查,保證有效運行,并形成自查報告”,“建立供應商食品安全檢查評價制度,明確風險收集要求,制定供應商食品安全檢查評價規范和檢查評價結果處置規定”。
據悉,此次新版《細則》將于本月1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8月17日。相應的咖啡從業主體與上海地區的各大監管部門等應當積極關注新規,依照新規給出的條例行事,共創良好的營商環境,助推咖啡行業健康發展。
資料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