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傳來好消息——今年該省已經向美洲、歐盟、中東等地區,出口貨值5.5億元的1.8萬噸咖啡豆,較往年實現兩三倍的增長。云南是我國主要的咖啡產區,隨著近年國內咖啡消費一路走高,云南咖啡產業被看好,加強政策導向、打磨咖啡豆加工工藝、應用與研發制造新型咖啡加工裝備、開發一系列咖啡新品等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先來看一組數據,截止2020年云南咖啡產業種植面積為150萬畝,產量超13萬噸,產業綜合產值突破311億元。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國內九成左右的咖啡產自云南,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咖啡消費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云南咖啡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消費升級的勢頭下,向精品咖啡進發也成為云南咖啡產業努力的方向。
首先,政策導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去年11月印發的《云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發展規劃》中,云南針對咖啡產業發展,提出到2025年咖啡面積穩定在150萬畝左右,生豆產量穩定在15萬噸以上,精品咖啡比重達到20%以上,咖啡農業產值、農產品加工業產值、批發零售三個部分綜合達到600億元以上等發展目標。同時,規劃中指出布局100個標準化鮮果采后集中處理中心,建立或完善鮮果色選分級、微水脫膠、低溫熱風干燥綠色生產線和加工廢水回收利用技術和設施示范,鼓勵新建、改擴建濃縮液、凍干粉、
焙炒豆(粉)等深加工廠和生產線等,推動咖啡初加工與精深加工的縱深發展。
其次,產業發展中的種種具體行動帶來了實際的支撐。六月初,屬于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后谷咖啡推出以新工藝加持的咖啡新品,10秒閃萃工藝、冰濃縮零下50°C冷凍技術與其自主研發的咖啡加工設備等,推動咖啡在濃度、口感、香味等方面實現品質升級。此時,即溶咖啡已經不再等同于過去我們所認識的一兩塊一條的速溶咖啡,向精品咖啡的靠攏正在助力產業繪就新藍圖。
而保山作為云南咖啡精深加工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月底保山小粒咖啡產業園也已經正式開工建設。在精深加工區板塊,該園區預計將建成咖啡生豆自動精選生產線、烘焙咖啡生產線、冷萃凍干生產線、濃縮液生產線、罐裝冷萃咖啡生產線、咖啡飲料生產線等,高質量的生產線與加工工藝升級或將為該地咖啡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不過,在云南咖啡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有聲音指出目前當地尚未達到被呈現出來的理想狀態,種植、加工、產銷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對此,不可否認的是整個大產業的發展涉及到技術、裝備、人員等方方面面的要素,若要實現“將云南建設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生產基地”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在我們所看到的一片繁榮景象下,產業其實有著自己的發展速度,不應該過于拔高,也不應該過于輕視,在政策引領、資源整合、產學研深度融合之下,相信產業在未來將逐步攻克一個個難題,帶來提質增效、促農增收的新樣貌。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