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和天氣一樣變得火熱的,還有燒烤。這兩年,苕皮成了燒烤界的小網紅。在川渝地區,苕皮是刷火鍋時,一道常見菜品。后來逐漸南下北上,在全國各地開花,收獲眾多粉絲,也漸漸成了燒烤店的“爆款”單品。需求上去了,供給自然要跟上,不少中小速凍食品企業將目光瞄準到這一產品上。
苕皮是用紅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或小麥淀粉等各種淀粉為原料制作而成,一般燒烤的時候,會在苕皮內包上泡豇豆、辣椒等多種食材做餡,外皮焦脆有嚼勁,內里小菜酸辣開胃,讓人垂涎三尺。限于現存成本的考慮,很多餐飲店都是直接選用廠家做好的速凍成品,再自己烤制,加以佐料。有市場就有需求,速凍苕皮未來市場空間廣闊,有企業投產三個月,日產達到5-6噸。不過,據筆者了解,目前,苕皮量產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制作大多依靠人工,且各家品質也會有所差別。
隨著入局企業增多,競爭也激烈起來。據業內人士透露,苕皮的銷售,嚴重依賴口感,有較為穩定的老客戶,銷量不成問題,但開發新客戶難度大。筆者認為,口感好、穩定的品質,是產品口碑相傳的關鍵,自然也能直接或間接吸引到新客戶。但如果產品品質不穩定,新老客戶的體驗有別,將不利于口碑傳播,也可能會流失老客戶。苕皮機械化生產,可以保障品質穩定,同時也能應對旺季激增的產量需求。
制作苕皮的傳統過程并不難,但也需經過清洗、粉碎、沉淀等步驟先得到紅薯淀粉。制作苕皮時,把淀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清水中,攪拌均勻,然后倒進模具,再進行蒸煮。在溫度的催化下,淀粉逐漸褪去白色,液體逐漸凝固,一張苕皮就此誕生。目前,市場上有鮮苕皮和干苕皮。鮮苕皮需真空包裝后保存較長時間。干苕皮需經過烘干、干燥后再密封保存。傳統手工制作的苕皮,依賴于人工經驗,品質穩定性不如機械化生產。苕皮生產以中小企業為主,市面上有
小型苕皮機,采用智能溫控直熱熟化成型新工藝,無須打芡打糊,淀粉加水調成稀漿倒入機器內,經水浴蒸箱熟化,螺旋推進器擠壓聚合由模板定型而成,出機即熟品。該機只需要1-2人操作,安全衛生、性能穩定,適合市場門面現加工戶。
還有一種
苕皮機,適合中等規模企業。該機由淀粉和漿機、電熱自熟苕皮機、自動接皮
輸送機組成。先由淀粉和漿機把紅苕淀粉與水按一定比例和成淀粉稀漿,再加入電熱自熟苕皮機內,通過機器的電加熱電子控溫裝置控制的水浴蒸煮箱把淀粉漿蒸煮熟化后,經特殊的成型機頭吐步都接皮接條盤上,由皮帶輸送傳送到冷卻存放地進行老化冷卻后,調桿晾曬即可。
市面上的苕皮機,多為一機多用型,換原料和機頭還可生產苕粉、米粉、米豆腐、粉條、粉絲、涼粉、餌塊等產品,換季不歇機,一年四季都有生意做。它簡化了傳統苕皮生產工藝,節省了生產用工,降低了生產成本,是中小食品企業生產加工理想的設備。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