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銀川發展葡萄酒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多年來,銀川加快推進葡萄酒三產融合,擦亮“紫色名片”。日前,銀川市人民政府印發《銀川市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從多方面為銀川葡萄酒產業立足新發展階段、搶抓發展機遇指明方向。
酒水是我國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自2018年以來我國以葡萄酒為代表的酒類消費呈現出低迷態勢,但從消費需求的角度來看,隨著人們對低酒精度、趨向健康營養的酒類需求持續增長,葡萄酒或許并非沒有市場。反而是面向消費升級的整體發展趨勢,諸如銀川等地應當更好地用好資源稟賦,打造高質量的葡萄酒產品和品牌化的葡萄酒產業,搶占有前景的市場空間。
為加快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充分發揮銀川市在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發展中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推進銀川市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銀川市人民政府印發《銀川市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圍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扶持政策、加強組織領導、附則等五個部分,十六項主要內容,對銀川葡萄酒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實施意見》提出,銀川市力爭到2025年,全市釀酒葡萄種植基地總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含寧夏農墾),年葡萄酒產量達到10萬噸(1.3億瓶),酒莊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葡萄酒綜合產值500億元以上;培育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的龍頭酒莊(企業)、5000萬元以上的骨干酒莊(企業)、2000萬元以上的品牌酒莊(企業)20家以上,市場龍頭品牌酒莊(企業)綜合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顯著提升,“葡萄酒+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發展,產業綜合生產經營能力明顯增強等發展目標。
在產業如何發展部分,《實施意見》指出統籌推進“一帶、兩區、三鎮、四群”空間布局,著力打造國道110為軸線的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旅游生態經濟帶;調整種植結構用地,提高釀酒葡萄連片種植和規模生產,突出葡萄酒產業主導地位;構建生產、供應、銷售于一體的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構建葡萄酒產業完整的科研、生產、安全控制平臺;鼓勵酒莊(企業)建設完善企業葡萄酒質量追溯平臺及設備設施,實現葡萄酒“一瓶一碼”全鏈條追溯和產業數字化監管;建設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綠色、智能、便捷的基礎設施體系等一系列發展意見。
尤為于一提的是,當下各個產業發展的落腳點已經不僅僅是在資源、技術方面,人才作為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實施方案》也指出,要著力推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加強種植師、釀酒師、品酒師和產業工人培養、培訓。支持酒莊(企業)引進外國專家、國內外葡萄與葡萄酒技術團隊開展專業技術服務、培訓、研發及成果示范推廣等內容。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