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個老大難的污水問題,盡管措施方法層出不窮,但至今仍沒有令人百分百滿意的實施方案。環保督察一查,仍然能發現污水橫流、直排等環境污染問題。在“循環”之風下,污水是一種重要的循環資源,推進污水資源化,也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兒。
現在,來看看那些環保企業都如何蓄力盤活污水資源,向環保高階市場涌入!
在污水資源化的這條路上,膜技術自然是當前可行性較高的方案之一。碧水源作為膜處理工藝領域的成熟型選手,采用雙膜新水源技術,集成MBR工藝與低壓納濾膜工藝,完成對污水超凈化處理;前不久推出的振動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在原有的幾項技術上進行創新升級,令污水處理的能耗更低、效果更好。不可否認,碧水源在這條路上走出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污水處理廠+光伏發電,不僅進一步實現污水資源化,也讓減污降碳效益更加凸顯。近日,中南電力參建的北湖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完成二沉池組建安裝,作為項目的重難點部分,完成階段性目標。該項目總建設規模約23.73兆瓦,建成后或將是國內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預計年減排約2萬噸二氧化碳。探索污水處理與用電之間的綠色平衡,中南電力給出了一份樣卷。
想要盤活污水資源,管網當然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有業內人士指出,因為管網“病了”,所以污水廠運行似乎不太“給力”。而目前,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在治污水管網方面,似乎就有許多新鮮的招式。如,為更好實現雨污分流,研發了“井內雨污分流器”,污水管網可實現對雨污的高效分流;針對生活污水,在小區內增設了“截流井”,對不同的污水情況進行高效截留。
實際上,盤活污水資源是每個環保水處理企業的目標。
近來,恒凱環保、天源環保、北控水務等多家企業都有新動作。恒凱環保拿下了常德淞虎河道安鄉縣城區污水管網修復工程項目,天源環保牽頭簽訂了約8.86億元的《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天井片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特許經營項目投資協議》,北控水務也已進入百色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百色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系統治理一期工程PPP項目(ZB2022-021)中標候選人名單……想來他們都有各自的污水處理“大招”,才能拿下一個又一個水處理項目。
相信,企業用自己的方式盤活污水資源的同時,污水資源化這個問題或也將得到最優解。此外,也有專家進一步指出,污水資源化不是水質提標,也不是達標排放,只有讓水真正循環起來,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才是解決水污染、水短缺的根本。環保行業共同努力的方向,需要不偏不倚地牢牢把握。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