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漁業進入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爭取盡早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
近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漁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科技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在支撐保供、服務禁漁、融入改革等方面發力,推動漁業機械化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支撐保供方面,重點在水產養殖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上下功夫,提高機械化在漁業產品保安全、保供給、保質量、保生態、提效率的能力。融入改革方面,重點在漁業機械化服務模式創新和服務新業態發展上下功夫,通過漁業機械化服務實現小散水產養殖戶與現代漁業的有機銜接。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省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主導品種主要養殖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推廣新型高效增氧機、投餌機、管護裝備等漁業裝備超過5萬臺(套),建設省級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園區)20個以上。著力構建機械裝備與水產養殖工藝融合、機械化養殖與信息化技術融合、設施裝備推廣與綠色養殖方式發展相適應、漁業機械社會化服務與現代漁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新發展格局。
《實施意見》明確,要加強漁業裝備與技術高效供給。加強漁業裝備與技術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有機銜接,著力解決漁業生產“無機可用”“無好機用”難題。一是加快補齊短板。當前江蘇省水產養殖的河蟹捆扎、蝦蟹分級、魚蝦起捕、尾水處理、海洋養殖等環節“無機可用”矛盾突出。要聚焦短板裝備與技術需求,抓緊梳理用戶需求、科研及制造、市場前景等情況,積極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研發攻關,配合做好樣機試驗示范,力爭盡快補齊漁業機械化短板。二是推動裝備升級。加快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在推進漁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的應用,積極推廣新型、智能、綠色、高效漁業機械裝備,推動漁業機械裝備提檔升級。堅持數量增長和結構優化并舉,鼓勵發展新型成套化水產養殖機械,推動水產養殖機械產品由低端向中高端轉變。三是加快全程機械化。在提升現有投飼、增氧機械化技術基礎上,逐步推動水產養殖向清淤消毒、疫苗注射、起捕采收、分選分級、保質保鮮以及水質監控、水草管護、尾水處理等全程機械化發展。引導規模養殖地區積極推廣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提升水產養殖標準化、規模化、全程機械化生產水平。四是發展綠色生態機械。加快遴選推廣綠色高效水產養殖機械化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模式,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安全性能差的老舊漁業機械裝備。加快先進適用漁業設施裝備產品推廣鑒定大綱和綠色智能漁業設施裝備新產品專項鑒定大綱制定,為優質高效漁業機械裝備開展鑒定推廣提供“綠色通道”。
同時,推動機械化與漁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機漁技融合、漁業設施“宜機化”改造、機械化信息化融合等,實現漁業機械化與產業融合協同發展。一是加快農機漁技融合。農機和漁業要加強全方位合作,在水產養殖標準化制定、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漁業機械推廣應用等方面,構建運行高效漁業機械化協調會商機制。要加強水產養殖品種、環節、模式、規模等方面漁藝對農機需求和農機對漁藝保障等合作,共同推動先進漁業機械裝備與技術研發、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加快漁業機械化和漁藝水平相互促進、共同提升。二是池塘“宜機化”改造。加快制定水產養殖池塘標準化建設規范,明確相關設施配置規范和機械作業的空間結構、出入口、通行道路等配套要求。制定養殖池塘宜機化改造工作指引,大力推進老舊池塘標準化改造,完善循環水、進排水處理設施,支持尾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建設塘間道路,優化空間布局,滿足設備應用、機械通行作業需求。合理確定池塘清淤與護坡修整周期,建立標準化養殖池塘維護修繕及設施裝備管護的長效機制。三是建設漁業機械化示范基地。要按照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糧食生產“無人化農場”和特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園區)建設指引的通知》(蘇農機〔2021〕15號),推進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爭創一批省級示范基地。
因地制宜開展主要水產品綠色養殖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的試驗示范,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總結推出一批技術規范。積極爭取部級規模養殖機械化示范區(縣)創建,提升水產養殖機械化示范水平。四是探索智能漁機應用場景。促進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信息技術在水產養殖裝備、生產作業和管理服務上的應用,推進設施裝備智能化、生產管理精準化、經營服務網絡化,推動生產機械化和管理數字化的融合發展,促進漁業生產經營的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在線監測、精準飼喂、智能增氧、自動凈化、分級分揀等水產養殖數字化裝備,開發推廣漁聯網與大數據平臺。探索建設一批集智能農機裝備、物聯網設施、信息化技術于一體的“數字漁場”“智慧魚塘”等智能漁機應用場景。
在政策保障方面,要落實好對水產養殖場(戶)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探索水產養殖機械化新裝備以及成套設施設備補貼方式。落實水產養殖設施用地政策,完善養殖場設施用地標準,拓展資金投入渠道,支持養殖場標準化建設和宜機化升級改造建設,為水產養殖機械化創造良好條件。積極探索大型水產養殖機械裝備抵押貸款、大型成套漁業機械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產品,因地制宜出臺漁業機械保險、貼息貸款等扶持政策。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