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編制的《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公開征求意見。據悉,此次新版《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較2019年版在具體條款上有明顯的新增與修改,著力推動白酒生產許可工作規范化,并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管,本次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2年1月15日之前。
白酒作為已有數千年發展歷史的酒水品類,分有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鳳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馥郁香型等十二種香型,它們大多采用固態法進行釀制。近幾年,“醬酒熱”在持續波動中總體仍顯現出升溫趨勢,醬香型白酒進入高速發展期的同時,業內更加看重的是在熱度之下白酒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的長期、穩定發展,智能釀造設備的引入、技術變革的推進和白酒品質的升級則被認為是傳統產業守正創新的重要方向。
受到生產工藝流程影響,白酒行業長期以來機械化程度都相對較低,隨著近年來酒企有意識的推動生產端轉型升級,以及涉及各個具體生產環節的白酒釀造設備適配度更高,近年來白酒行業在加速改技擴產。早前,茅臺啟動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新建制酒生產房、不銹鋼罐區、鍋爐房等基礎設施;位于四川綿竹的一白酒加工車間中,
攪拌機、自動攤晾機、自動上甑裝置等應用,使得白酒生產的多個關鍵環節實現進一步自動化;另外還有“中國白酒158計劃”的實施等,也從推動白酒制曲、發酵、蒸餾等環節的技術創新,賦能白酒產業機械化革新。
需要注意的是,在漫長的歲月發展中,我國白酒行業中不僅涌現出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代表性品牌,還有各式各樣的中小型酒企與地方散裝白酒等酒水類別,尤其是“醬酒熱”等更是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到這場行業與資本的追逐戰中。換個角度來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我國酒水市場存在諸多問題,白酒行業集中度不高、酒水品質參差不齊等面臨新考驗。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就新版《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將以更加符合當下白酒行業需求的新規推動健康發展。據悉,此次《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中包含總則、生產場所、設備設施、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人員管理、管理制度、試制產品檢驗、附則八個章節,51條細則。其中明確,申請白酒生產許可的企業應當具備與生產規模、品種、產量相適應的生產場所、設備設施,原則上應具備從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調、灌裝等完整生產工藝,僅申請白酒原酒生產許可的企業可不具備勾調、灌裝等生產工藝以及相應的生產場所、設備設施,并對各車間因具備的生產條件、注意事項等做出要求。(詳細內容見下文附件)
隨著新版本的《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征求意見,足以想見未來我國白酒生產的規范化、標準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白酒產業升級將邁向新的發展高度。同時,生產許可規范的推進也意味著白酒入行門檻將提高,這也將助推白酒行業生產秩序更加井然有序。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