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1年第二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2021]23號),國家標準《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質量追溯系統》已列入2021年第二批推薦行國家標準計劃(標準立項編號: 20213054-T-604),歸口單位為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 會(SAC/TC124),主管部門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一直是工廠聚焦的問題。企業希望能夠通過設備狀態監控來實時準確地把控生產工藝、工序質量特性,繼而對生產過程質量特性波動所體現出的統計特性進行有效控制,實現高效運行工廠的目的。然而在實際操作層面,仍存在很多問題。
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是以產品標識(生產批號或唯一編碼)作為追溯條件,以條碼及電子標簽為載體,基于產品質量檔案,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媒體方式, 追溯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信息系統。由載體、標記設備、讀取設備、數據存儲設備等組成。其通用技術要求的提出,對于該類型產品的生產、檢測、采購、銷售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針對產品質量追溯系統規定其通用技術要求,對于基于該系統開展產品質量追溯具有重要意義。
在質量追溯領域,國內外尚無針對性標準,我國在質量控制、質量管理等領 域制定了較多標準,但針對產品生產過程質量追溯系統而開展的標準化工作尚屬首次,本標準作為生產過程質量追溯的基礎,實現設備數據采集的基礎產品標準, 是《中國制造 2025》與國家質量提升基礎的重要標準化基礎。根據國家標準制修訂程序的有關規定和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章程的有關要求,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 將《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質量追溯系統》申報為 SAC/TC124 的國家標準制定計劃項目。
本標準規定了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追溯系統的系統結構、基本要求、載體要求、 標識設備要求、讀取設備要求、數據存儲設備要求、信息系統要求、性能評估方法。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發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GB/T 19000-2015 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GB/T 20720.3-2010 企業控制系統集成 第3部分:制造運行管理的活動模型。
校準步驟:
校準步驟如下:將測試儀的輸出端與頻率計輸入端相連;設定測試儀輸出頻率為校準點;設定測試儀輸出功率為 0 dBm,不加調制,連續發射;打開測試儀發射信號;設置頻率計參數,讀取頻率測量值;改變測試儀的輸出頻率,重復 b)~e)的校準步驟。
數據字典:
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應建立數據字典,具體要求如下: 應包括車間制造過程中需要交互的全部信息,如設備狀態信息、生產過程信息、物流與倉儲信 息、檢驗與質量信息、生產計劃調度信息等;應描述各類數據基本信息,如數據名稱、來源、語義、結構以及數據類型等;應支持定制化,各行業可根據各自特點制定本行業的數據字典。
數據采集與存儲:
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應在企業數據字典定義的數據采集內容基礎上,結合數據的實時性要求,利用合 理的網絡通信方式與數據存儲方式進行數據的采集與存儲,并與企業級數據中心實現對接。
應能對車間所需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管理,并支持異構數據之間的格式轉換,實現數據互通;宜采用實時數據庫與歷史數據庫相結合的存儲方式: 1) 實時數據庫:采集和儲存生產現場實時性較高的數據,支持執行層的各項應用。如 OEE 統計等; 2) 歷史數據庫:宜采用關系數據庫,采集和儲存工藝設計和制造過程所需的相關主數據及過 程數據。應具備信息安全策略,并支持更新和升級,如訪問與權限管理、入侵防范、數據容災備份與恢復等。
質量數據主要包括生產設備工藝控制參數、質量檢測設備檢測結果、人工質量檢測結果等生產過程 數據,覆蓋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質量追溯系統應提供質量數據的全面采集,對質量控制所 需的關鍵數據應能夠自動在線采集,以保證產品質量檔案的詳細與完整;同時盡可能提高數據采集的實 時性,為質量數據的實時分析創造條件。
本標準適用于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追溯系統的開發和實施。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