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廣大人民群眾餐桌上補充蛋白質等營養非常常見的肉類產品。為了引導和規范生豬屠宰加工行為,保證生豬屠宰出廠品質安全,讓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日前,由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提出并歸口,吉林省畜禽定點屠宰管理辦公室共同編制的《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規范》地方標準已發布并正式實施。
為了保障市民餐桌上有豬肉,生豬屠宰總量在穩定增加。在保證產能的同時,全國各地相關部門下大力抓好質量監控工作,并且不斷強化生豬屠宰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督促各相關區及屠宰企業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加強人員、車輛管控和場內衛生消毒,嚴格實施屠宰檢疫,切實開展非洲豬瘟檢測、違禁藥物檢測和肉品品質檢驗,嚴格按規程屠宰,確保生豬相關產品質量安全。
然而,目前由于生豬屠宰涉及的環節較多,包括宰前檢驗、待宰管理、致昏、洗豬、燙毛、刨毛、胴體提升、刷白清洗拍打、剖腹折胸骨、取白內臟、劈半、胴體和內臟的同步檢驗、去尾、去頭、去前蹄等數十道工序,為了確保生豬屠宰各環節品質安全,規范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至關重要。日前,《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規范》地方標準已發布并正式實施。
據了解,《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規范》明確規定了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技術要求的術語和定義、原則、檢驗方法和操作技術等要求,適用于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屠宰過程中,應保持其屠宰的生豬及豬的頭、蹄、內臟與胴體等產品在同一生產線中進行同步檢驗。
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是指與屠宰操作相對應,將豬的頭、蹄、內臟與胴體生產線同步運行,由檢驗人員對照檢驗和綜合判斷的一種檢驗方法。在操作技術要求中,《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規范》從軌道檢驗、編號檢驗、容器編號、整體檢驗三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要求,確保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規范、有序,不漏檢保證生豬屠宰產品出廠安全。
筆者了解到,在軌道檢驗中,《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規范》明確對白內臟、紅內臟、胴體、對照檢驗以及頭、蹄進行相應的規范要求,如去頭、蹄工序在凈膛工序后進行的等,頭、蹄不得卸下,頭部留5㎝-10㎝的皮膚連接,懸掛于胴體下方,同胴體同步運行;胴體與頭部自然垂直懸掛于胴體運行軌道,速度應與同步檢驗線運行速度一致等等。
最后,在整體檢驗中,《生豬屠宰同步檢驗操作規范》規定生豬屠體脫毛修整后,在同一位置卸頭、開膛,進行頭部、白紅內臟和胴體檢驗,以及應按照屠宰順序逐頭進行檢驗,當上一頭檢驗工作未完成時,不得對下一頭生豬進行操作等。如若發現異常時,應暫停屠宰,進行對照檢驗,從而更好地確保生豬屠宰同步檢驗質量。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