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印發的《寧夏國家葡萄酒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中提出,到2035年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要實現綜合產值2000億元左右。在該目標下,從種植、生產加工、技術研發等多環節入手,也成為未來寧夏釀酒葡萄產業向上發展的主要路徑。
釀酒葡萄產業是寧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產業。隨著去年寧夏葡萄酒在出口中實現46.4%以上的逆勢增長,也讓人們看到國產葡萄酒的海外市場競爭力與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由此也為產業長足發展注入更多動力。在這一節點上,《總體方案》對寧夏葡萄酒產業進行整體規劃并提出發展新目標,也為產業未來發展帶來可喜的變化。
據悉,在《總體方案》中主要提出,“力爭2025年,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基地實現綜合產值1000億左右;力爭到2035年,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基地實現綜合產值2000億元左右”。而就去年發布的《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情況匯報》來看,去年寧夏優質釀酒葡萄基地總規模在60萬畝以上,產出的優質葡萄酒總量為15萬噸,產業綜合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與設立的目標相比,這也表明寧夏釀酒葡萄產業在發展中仍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就實際情況來看,依托釀酒葡萄種植歷史悠久與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生產“黃金帶”的優勢,造就了如今寧夏釀酒葡萄產業具有優質的原料資源、人才資源,因而該地在保障葡萄酒連年穩產的同時,也憑借高質量酒品在海內外市場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要想在未來發展中實現產業新突破,如《總體方案》中提及的技術基礎、模式業態、工程支撐、政策支持四個方面為落腳點也顯得很重要。
在技術支持方面,近年來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支持下,寧夏釀酒葡萄在新品種選育、智能化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于上游種植上取得不錯進展。同時,常言道葡萄酒“七分靠原料,三分靠釀造”,加強釀造環節的工藝升級也很關鍵。據悉,在寧夏葡萄酒釀造的相關研究中,經多次試驗、篩選得到的優質酵母菌會對葡萄酒香氣產生更好的影響;而生產車間中匹配的壓榨設備、過濾設備、
發酵罐,以及集洗瓶、灌裝、壓塞、封口、貼標等于一體的自動化生產線也為安全、高效生產提供助力。
在其他方面,有關部門、單位加強對產業發展中的設備投入的補貼力度、優惠力度;以相關政策措施和標準的發布與實施,助力解決當下行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促進葡萄及葡萄酒產業與文化、旅游、康養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等等,也是著力使寧夏釀酒葡萄產業邁向新的千億級別臺階的推動力。
綜上,在相關發展建設指導方案發布之下,寧夏釀酒葡萄產業無疑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在地區自然優勢、生產優勢的加持下,當地釀酒葡萄產業未來可期,我國國內葡萄酒同樣值得期待。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