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到了六個月大之后,就需要給嬰兒添加一些輔食了。很對媽媽們不知道輔食的重要性,覺得添加輔食很麻煩,想繼續喂奶粉。其實,輔食對嬰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輔食對嬰兒的吞咽能力的發育、以及咀嚼功能的鍛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寶寶的成長,牙齦粘膜逐漸變硬,尤其是門牙長出來后,寶寶會用牙齦或牙齒咀嚼食物并吞咽。因此,及時補充食物有利于寶寶咀嚼功能的訓練,咀嚼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之后,有利于寶寶頜骨的發育和牙齒的萌芽。
但是食品安全作為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僅僅是成年人的餐飲安全值得人憂慮,嬰幼兒市場依然亂象叢生。許多嬰幼兒餅干磨牙棒等谷物產品并沒有有執行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GB10769-2010標準,而大都執行的是GB/T20980餅干行業標準或GB/T20977糕點行業標準;有些嬰兒肉松的執行的標準是SB/T10281,SB/T10281是國內貿易中關于肉松產品通用的行業標準,其適用人群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并不是專門針對嬰幼兒輔食的生產標準,諸如此類的問題數不勝數。
對此,相關專家表示,在日常的工作中,確實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有些產品叫寶寶肉松,寶寶果泥,但是在產品包裝上并沒有明確表明是嬰幼兒專用,所以可以不執行嬰幼兒灌裝輔食的標準,而去執行肉制品標準或其他普通食品的標準。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一些爭議,衛生部和食藥監總局還專門為此開過聯席會,后來意見統一,產品既然是叫“寶寶”,那就默認為就要執行GB10770-2010的標準,包括污染物、微生物等所有指標都要執行這個標準。
歐盟嬰幼兒輔助食品的產品框架法規是(EU)609/2013《嬰幼兒食品、特殊醫療用途食品和體重控制代餐類食品》,里面規定了所有嬰幼兒食品定義、可以使用的營養強化劑種類和監管原則。另外,指令2006/125/EC《針對嬰幼兒的加工谷類食品和嬰兒食品》是專門針對嬰幼兒輔助食品的法規,規定了產品的技術指標、農藥殘留、標簽等要求。
綜上可以看出,歐盟對嬰幼兒輔助食品監管較為嚴格、分類明確,產品的執行法規中明確的規定了產品的原料、指標和標簽等相關要求。在此也望我國的相關標準不斷完善,給予嬰幼兒最真切的保護。
最后也提醒各位家長,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初級階段,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過多攝入鹽會加重腎臟負擔。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嬰幼兒輔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清淡口味,以提高嬰幼兒對于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