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社會分工、工作節奏加快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再加上勞動力人口比例下降,人工成本上升,便捷性預制菜受到餐飲企業、家庭青睞。另外,2020年的特殊事件催生了“宅家經濟”,進一步加速了預制菜的發展進程。預制菜正在興起,并進入發展快車道。在此背景下,愈來愈多企業看中了預制菜的風口,并在中央廚房、冷鏈的力量推動下,讓預制菜成為年輕人觸手可及的美味。
起初,預制菜主要在我國用于餐飲行業中。由于酒店、飯店、企事業單位食堂等制菜過程較多,且又對出菜效率提出高要求,單純依靠廚師現場切菜、配制難以滿足要求。而預制菜不僅簡化了制菜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還減少原材料消耗、減少人力成本,有效地協助餐飲業實現標準化生產、降本增效目的。
近些年,我國餐飲業市場規模穩定增長,由2014年的28926億元增加至2020年超過46722億元,此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大約10%。餐飲業市場規模的擴增,對預制菜的需求快速增長,預制菜在餐飲業中應用比例不斷攀升。除餐飲業外,預制菜在我國家庭中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尤其是疫情間接推動了預制菜在國內市場的擴大。
據說,今年“五一”假期外賣銷量漲至五年高點,預制菜成功出圈,一些品類供不應求。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預制菜市場快速增長引來眾多企業加碼布局。長期來看,預制菜的銷量還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量,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達到萬億以上的規模。
所謂預制菜,主要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清洗、分切、攪拌、滾揉、成型、調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即預制菜將主菜、配菜洗凈切好,將配料配置整齊一并包裝,再經簡單炒制或直接加熱即可食用,具有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的特點。這種不需要洗菜,也不要擇菜的菜品,簡單烹飪即可上桌的預制菜受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毫無疑問,在餐飲行業和家庭消費的雙層需求推動下,類似中央廚房的工廠通過
清洗機、
切菜機、包裝機等預制菜加工設備組成生產線,流水線作業,生產制造出大量標準化、規范化,口味統一的預制菜推向市場。預制菜標準化生產要得益于單機組成的生產線,只要設置好相關參數,即可保證成品預制菜標準、統一。
伴隨著冷鏈物流運輸的發展,冷藏車、
冷藏箱、冷藏柜等制冷設備的日趨成熟和推廣普及,不但進一步提升了預制菜食品的銷售半徑和輻射范圍,擴大了銷售市場,而且在預制菜貯藏、運輸、銷售環節,使得預制菜一直始終處于低溫冷藏保存狀態,從而延長了預制菜產品保鮮期、貨柜期。
目前,國內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000億元左右,占食材總體的比重還不到10%,但在未來5年,預制菜市場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就此,相關企業要在預制菜市場的多個關鍵環節勇于投入,苦練內功,對采購和加工進行嚴格的質量管控,實現自動化、流水線生產,才能更好地在市場競爭中具備巨大的優勢。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