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且經濟實惠一直是許多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而今,中國雞蛋市場規模已超3000億元人民幣,已成為世界非常大的蛋品生產與消費國,產量占全球近40%。近年隨著蛋雞養殖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可以生產出更健康、高品質、質量更穩定的雞蛋,滿足市場健康飲食消費需求。
雞蛋既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和高吸收率、高轉化率等優點,還是物美價廉,經濟實惠的動物性蛋白食品,因此是人們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中國雞蛋市場規模為全球前位,據說國人一年大約吃掉超過4000億枚雞蛋,每人每天平均消費0.9枚,是世界人均消費量的2倍,每年僅鮮雞蛋市場消費總額就1500億。另外,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雞蛋食用量為2336.53萬噸,相當于人均每1.3天消費一個雞蛋。
伴隨著人們健康飲食觀念的提升,對雞蛋健康、安全和品質要求在不斷提高,再加上時常根據多地發布食品安全抽檢信息,一些地方發現多批次雞蛋抽檢不合格等問題,這些雞蛋存在甲硝唑、氟苯尼、恩諾沙星不合格的情況。因此,雞蛋作為人類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物之一,確保其質量安全對于人們飲食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此背景下,許多蛋雞養殖廠進行自動化、數字化改造升級。在清鎮市一蛋雞養殖農場里,產出的雞蛋從傳送、強光分類、篩選,通過機器自動將裂縫蛋、沙殼蛋、畸形蛋等不合格蛋選出,再到清洗、消毒、烘干、分級、噴碼等實現了自動化作業,不僅大大減少了勞動力成本,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雞蛋的品質。近年來,數字化轉型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蛋雞養殖業也不例外。
筆者了解到,某蛋雞養殖廠積極加入數字化改革“潮”,走上“數字”雞蛋的生產之路。該企業引入3條自動化雞蛋生產線,從母雞飼養,到每一枚雞蛋的產出,再到雞糞等廢棄物的清理,三條自動化的生產線通通包攬下來,可謂是全程“智控”。其中,通過智能設置溫度、濕度恒定,各項數值都調整到非常適宜蛋雞生長和產蛋的標準,從而保障較高的產蛋率。
有公司負責人表示,飼養超過15萬只蛋雞,日產雞蛋十多萬枚,不過用工數量較少,飼養員加起來,卻不到二十人。同傳統的養雞模式相比,至少節約50%以上的人工,尤其是在傳統喂料環節,需要人工扛料、放料。由于雞蛋生產全程“智控”,每一枚雞蛋,都經過兩段清洗、三段烘干、紫外線滅菌、全自動裂紋檢測、稱重分級、噴碼標識和自動包裝等,進而確保雞蛋產品出廠品質。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雞蛋已作為居民日常的剛性需求食品,食用量保持在較為穩定的狀態。不過,在人們健康飲食觀念逐漸提升的催化下,蛋雞養殖企業更要堅守雞蛋生產安全底線,或加快數字化轉型,借助雞蛋數字化生產線,全程生產“智控”,不斷提高雞蛋品質,為市場帶來更健康、安全和高品質的雞蛋產品,讓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更放心,更安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