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消費趨于品質化、享受化的當下,傳統的速溶咖啡單從產品形態來看就已經難以滿足大多數人的消費需求,更遑論其在品質方面也難以與時下的現磨咖啡、創意咖啡等相提并論。而對于如今快速走紅的精品咖啡市場來說,以咖啡色選機從源頭分選出高質量的咖啡豆原料,無疑是新消費下牢牢把控咖啡品質的關鍵。
隨著富有活力、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相當高的年輕一代消費群體成為消費主體,“咖啡文化”與人們生活的融合度似乎越來越高,從家里到校園、辦公室、社交場所等等,多元化的場景皆帶來旺盛的咖啡消費。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咖啡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00億元左右,未來五年或將保持10%的復合增速,到2026年這一市場或沖至1700億元關口。
與此同時,咖啡市場的消費活力也成功帶動上游咖啡豆原料的種植與生產,2015年到2019年期間,我國咖啡豆產量平均保持在14萬噸左右,以云南咖啡為代表的咖啡豆產區也再度崛起。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市場如今對咖啡品質的看重正不斷超越對價格因素的考量,所以咖啡豆在產后的智能化分選也成為提升產品附加值、為打造品質咖啡埋下伏筆的重中之重。
當下,先進的的咖啡色選機在過去
振動篩高精度的顆粒分選基礎上,還結合紅外線智能分選技術、全息紅外相機、RGB光譜技術、定位剔除技術、協同傳感技術等,咖啡豆大小分級、顏色判斷、缺陷識別等都能輕松完成。據悉,國內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咖啡品牌就在生產源頭環節,使用咖啡色選機對咖啡豆中諸如琥珀豆、黑豆等“問題豆”進行分選,生產原料品質確保無誤后才會進入烘焙等加工環節。
另外,目前咖啡豆主要分為精品咖啡、商業咖啡、不合格三個級別。毫無疑問,咖啡豆品質和等級越高,風味就好,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隨著近年來國內精品咖啡市場蓬勃發展,也使得精品咖啡豆供需需求增長。
云南作為國產咖啡豆的主要產地,借助智能咖啡色選機,按照咖啡豆粒徑大小、瑕疵、糖度等嚴格標準對產出的咖啡豆進行等級劃分,也非常關鍵。普洱的一位咖農就表示,傳統的咖啡豆采收都是不論大小,以“收”為主,但現在要想做好精品咖啡,就得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分選。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諸如云南這樣咖啡豆年產量可達十余噸的咖啡豆產區經濟效益不高。隨著采后增加色選環節后,咖啡品質不斷提升,產品口碑也在業內打響,產銷路徑也將得以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現如今,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咖啡市場正顯現出較大的市場潛力,眾多的咖啡品牌、精品咖啡門店也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無論是咖啡豆產區、還是咖啡品牌,都應當適時的引入智能化、自動化的色選機等加工設備,進一步提升咖啡風味與品質,真正在消費市場中站穩腳跟。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