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飲料市場中充滿各種熱門新品的身影,無論是元氣森林乳茶、八喜新款冰激凌,還是喜茶推出的氣泡水,他們的共同點都在于配料中使用到天然代糖代替傳統糖類。如今,多糖產品成為人們不愿觸碰的痛點,卻也成為低糖、低熱量的代糖產品發展契機。
近年來,隨著人們逐漸認識到攝入過多糖分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危害,許多商家紛紛推出無糖產品搶占市場。無糖產品大多味甜,但標注中往往會以無糖作為賣點,相信不少人會有疑惑,明明有甜味怎么會無糖呢?
實際上,為此類新品提供有力支持的正是品類繁多的代糖。代糖有著甜度高、熱量很低等主要特征,與傳統的白砂糖相比,其能很好降低飲料產品中的糖分含量。另外,其還能滿足無糖食品中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的標準。因而,無糖飲品得以出現。
目前,天然代糖主要有赤蘚糖醇、甜菊糖、山梨糖醇、麥芽糖醇、羅漢果糖等多種類,考慮到一些代糖在顏色、色澤等方面存在特殊性,現下應用到食品中更為廣泛的主要是赤蘚糖醇和甜菊糖等。受益于無糖食品市場愈發拓寬,以及代糖加工工藝不斷提升,代糖正成為食品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
以甜菊糖為例,其主要是從甜菊的葉和莖里提取得到。早前由于傳統加工技術尚未成熟,提取的甜菊糖品質不佳,加工企業也難以從中獲利。不過,隨著甜菊糖生產中膜分離技術中借鑒經驗,使用膜過濾器去除大分子蛋白,以及色素等小分子物質;并通過
濃縮器以常溫濃縮的方式獲得甜菊糖提取液,降低甜菊糖遇高溫造成主要元素流失。相關行業人士表示,使用先進的膜分離技術處理的甜菊糖在味道方面擺脫了過去帶有苦味的困局,產品純度也相對較高,能夠更好契合當前市場中的糖類需求。
據了解,國內某代糖供應企業已經采用一批涵蓋浸提設備、預處理設備、精制設備、
干燥設備等一體化的代糖產品生產線,目前已經具備代糖產品產能在5萬噸左右的實力。作為國內并不多的代糖企業之一,該企業2017年至2019年的凈盈利也從初的不足0.2億元,持續增長到1.36億元,復合增長速率高達近168%,這也足以顯現當前我國代糖市場尚待深入探索。
現如今,不少飲品企業紛紛開始在無糖飲品賽道上展開激烈競爭,但核心問題還是在于如何尋找到高質量的代糖產品。目前來看,我國代糖生產企業不算太多,這無疑將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中原料供應體系里十分值得關注的重要領域。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