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出菇期主要集中在春秋兩季,無法滿足市場的全年供應需求。以河北省平泉縣為代表的香菇栽培生產基地,通過不斷地實踐與科學設備的助力,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為實現香菇周年化生產提供了保障。同時,隨著保鮮技術和冷鏈運輸的發展,鮮香菇更是出口至美國、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光提高了香菇的國內產銷量,還有效增強了我國香菇產業的競爭力。
鮮香菇水分含量高、組織柔嫩、呼吸作用強,易在儲運過程中出現機械性損傷及自身腐爛損毀等情況,限制了其在市場上的流通和消費。故為了延長香菇的貨架期,降低香菇遠距離運輸的腐損率,現階段在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低溫貯存、冷殺菌保鮮、氣調保鮮、化學保鮮、生物保鮮、涂膜保鮮等。
香菇的生理活性受溫度影響較大,據悉,當貯存溫度為1℃時,香菇可保鮮18天左右;6℃時,可保鮮14天左右;20℃時,僅可保鮮4天左右,故采取低溫貯存是香菇保鮮的有效方法之一。
與此同時,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通過快速降溫使菌體的水分迅速結晶,菇體溫度急劇下降,從而較大限度地保持香菇原有的新鮮度、色澤及營養成分,為香菇的長期貯藏提供了條件。據相關數據顯示,當香菇貯藏在-37℃~-40℃時維C的保存率較高,感官指數較優,解凍后復水性能也較好。
其次,殺菌是延長香菇保質期,保證香菇食品安全的基本手段之一。殺菌冷滅菌技術是指在殺菌過程中香菇溫度不升高或升溫很低,可避免高溫對香菇的風味、色澤及營養的破壞。目前應用于香菇保鮮的殺菌冷滅菌技術有紫外線殺菌、微波殺菌、輻照殺菌、臭氧殺菌等。
再次,氣調保鮮是通過調整環境氣體來延長香菇的貯藏壽命和貨架期的技術。如今氣調保鮮已實現在貯藏過程中,無需人為操作,完全通過香菇自身的呼吸作用及薄膜對氣體的透性來調節包裝內的環境,不但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和香菇生理代謝,并能較大程度地保留香菇的鮮味和營養,使其保持較好的品質。因氣調技術具有操作便捷、保鮮效果好、便于運輸等優勢,已實現廣泛的商業應用。
據悉,食用菌在已成為我國繼菜、糧、果、油之后的第五大種植業。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不斷提高與完善保鮮技術既可為香菇產業的長久、穩定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還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及農戶收入。
小編結語:由于香菇保鮮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相關食品機械制造企業不僅需致力于開發安全高效、操作簡便的保鮮技術,更需要在采收、貯藏、運輸和貨架期的整個過程中搭建完整的生產線,以此來滿足市場逐漸多元化的需求,這對產業穩定、健康、長久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