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直播的風潮下,便利、個性化的自熱火鍋深受消費者青睞。自熱火鍋的配置其實非常簡單。一般分為三部分,頂層是帶有出氣孔的蓋子,揭蓋后,位于上層的是放底料和食材的內盒,而下層則是放發熱包的外盒。
除了海底撈、小龍坎等傳統的火鍋品牌競相推出旗下自熱火鍋、自煮火鍋等產品,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休閑食品企業也在積極布局,想要在市場上尋求一席之地。需要注意的是,自熱火鍋行業呈井噴式發展的背后,安全問題是生產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主要在于食材質量的參差不齊與操作過程引發的安全事故。
食材方面,自熱火鍋內含的食材一般有土豆、藕片、苕粉、木耳、鵪鶉蛋等。自熱火鍋無法實現煮制生的食材,通常采用半成品或熟食來入鍋,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采用真空包裝技術將食材密封鎖鮮。選擇有專業食品生產設備的自熱火鍋包裝品牌,在食材安全性方面較有保障。
與此同時,自熱火鍋采用食品
真空包裝機可有效的延長所食材保質期,防止食物在短期內的氧化和腐敗。通過包裝設備能夠減少包裝過程中工人和產品間的接觸,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率,既節省了生產企業的人力成本,還可以讓消費者購買到更加安全、可靠的產品。
另一方面,自熱火鍋可不像方便面般人畜無害,由于操作不當引發的安全事故并不在少數。發熱包是采用“生石灰遇水發熱”的原理,使用時只需倒上冷水淹沒發熱包就可,可它發熱時溫度高達150℃,操作不當很容易引起燙傷。網絡上常出現吐槽小火鍋危險系數高的負面評價,多由于企業外包裝的生產標準不統一,質量參差不齊造成的。
據悉,為了節約成本,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自熱火鍋品牌采用的是質次價低的塑料餐盒,加熱時溫度超過65℃時會產生大量有毒物質滲入到食物中,這不僅給整個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而且還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作為自熱火鍋中的受歡迎品牌,自嗨鍋以消費者健康和環保為出發點,先采用鋁箔餐盒材質,打破自熱火鍋市場以塑料材質加熱餐盒為主的行業常規,另有360度的防燙設計等,更為自嗨鍋的安全打上了“雙保險”。據筆者了解,其他一些較的自熱火鍋品牌也在積極改進包裝,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的體驗。
目前,自熱食品行業仍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各廠家“自成一派”的生產和營銷方式更加劇了自熱火鍋帶來的安全風險。在國家對環保日益重視以及消費者對食品健康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的大環境下,自熱火鍋的生產企業應承擔起社會環保責任,從消費者健康需求出發,順應綠色餐飲潮流,讓廣大消費者帶能真正安全、放心地使用自熱食品帶來的便捷。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