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某代餐品牌宣布完成數千萬首輪融資,本輪投資將用于開發蛋白質代餐產品,為新一代消費者提供蛋白健康食品。近幾年,伴隨著我國人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度上升,消費市場對健康食品的需求擴大。一些資本企業也開始入局健康食品市場,并將蛋白質作為主要開發對象。未來幾年內,蛋白質提取行業將有所擴大。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蛋白質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蛋白質主要來源于食物,在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中,雞蛋,牛奶、肉類、豆制品等都是蛋白質的理想來源。但是,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快,在飲食方面很容易攝取過多的垃圾食物,造成整體飲食中糖和淀粉吃的太多,而嚴重缺乏蛋白質。
因此,蛋白質健康食品有著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據某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全世界健康功能食品市場自2012年起,年平均增長率為6%,今年有望達到1530億美元。尤其是中國健康食品市場,2021年預計達到261億美元,將占全世界市場的16%。這也將為蛋白質健康食品帶來巨大的市場份額。同時,也將促進蛋白質提取產業的擴大。
我國蛋白質提取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國內起步較晚,與尚有差距,總體規模較小。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是蛋白質工業化生產中的關鍵工藝之一,就目前而言,用于蛋白質提取的工藝主要有以下幾種:超速離心法、選擇性沉淀法、凝膠層析法、離子交換層析法、親和層析等等。
蛋白質的制備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涉及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知識很廣。近幾年,我國蛋白質提取工藝有了長足的進步,相關設備也在持續研發應用中,包括細胞破碎設備、
提取罐、離心設備、濃縮設備、干燥設備等等,大大提升了蛋白質制備的效率,產量也進一步增加。
同時,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下,蛋白質制取的工藝也不斷得到創新。據了解,瑞典某理工大學的科學團隊研究了從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鹽和角叉膠制成的可食用絮凝劑,通過這一絮凝劑,研究人員能從蝦加工廢水中提取高達98%的蛋白質,干燥后蛋白質和總脂質分別高達61%和23%,不僅蛋白質提取率高,也提高了加工廢物利用率。
除此之外,蛋白質提取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大豆蛋白在實際加工中存在著水耗和能耗的巨大折損、環境污染大、蛋白質產品純度高而功能性低、豆腥味影響口感等問題。因此,對于業內企業而言,需要從多方面下手來優化蛋白質提取過程、提高蛋白質品質。
當前,“90后”成為養生、保健的“主力軍”,含有蛋白質的健康產品愈加受到消費市場和資本的青睞。積極尋找新的蛋白源,尤其是提取并高效利用蛋白質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點。現今,提取、分離、純化蛋白質領域的技術發展已初現成果,產業研究在未來還具有巨大的潛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