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農業大國,在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占制造業的18%左右,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國內農產品加工業中,初加工占了主要部分。國內農產品初加工市場近十余年雖取得長足發展,但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存在農產品初加工水平低、設施簡陋、工藝落后等問題。農產品初加工市場要想實現長遠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先解決這部分問題。
提高倉儲物流科技水平
農產品通常保鮮期短都很短,因此,采摘或生產完成后,其倉儲和運輸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幾年,在制冷技術發展上建立起來的冷鏈物流逐漸鋪開道路,成為農產品倉儲運輸的保障。冷鏈物流指農產品在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產品質量,避免產品腐壞。
冷鏈物流在農產品加工業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擴大生鮮農產品的產量和流通量,提升生鮮農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政府也在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不僅列入了國務院發布的《鄉村振興規劃戰略》的重要內容,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也被黨中央作為新基礎設施建設內容號召大力推進。
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的基礎運營設施主要包括儲藏設備/基地和運輸設備等,其中,農產品倉儲多采用冷庫進行貯藏。我國冷庫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長,預計2020年我國冷庫保有量將突破6000萬噸。農產品運輸則多采用冷藏車運輸,2019年我國冷藏車年增長率約為19.3%,進入穩步增長階段,根據市場變化,未來冷藏車制造業將趨向于輕、微型和重型車。
實現農產品分級分選
除此之外,農產品的品質分級也成為市場發展的趨勢。商務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指導意見》中就曾提出,要引導推廣農產品分級、包裝等標準,推進農產品質量等級化等等。在推進農產品分級的過程中,分級
分選設備不可少。
例如在水果生產中,可采用色形一體化果蔬分選設備。該設備采用了計算機視覺系統和稱重傳感技術,能夠根據獲得的不同數據對水果進行重量、大小、外觀缺陷、形狀、顏色等進行評估,并進行篩分。設備分為2通道、4通道、6通道、8通道等,可適應不同規模的水果分選。
在堅果、大米等產品生產中,則可選用色選機進行分級。色選機能根據物料光學特性的差異,利用光電探測技術剔除物料中的雜質、瑕疵品、異色粒等,保證物料分選品質。近幾年,我國色選機制造業飛快崛起,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并且,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前瞻技術,實現了色選機的智能化突破。
小編結語:農產品加工業在我國經濟產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要想發揮農產品加工業對現代農業的支撐作用,需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加工業空間布局、完善產業鏈條。尤其是提升農產品初加工市場的科技水平,利用冷鏈物流、分級分選設備提高農產品品質,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農產品的需求。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