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主食化戰略一直是我國糧食產業內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自從馬鈴薯主食化戰略正式啟動之后,發展到現在,取得了不少的成績。目前,國內馬鈴薯產業正從數量擴張階段轉向穩定規模、提升質量、持續創新的繁榮發展階段,相關深加工技術得到突破,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馬鈴薯面積超過576萬公頃,種植面積非常廣闊。同時,我國馬鈴薯產量也非常大,從產量來看,我國馬鈴薯產量占據了26%。前幾年,面對我國糧食產業結構單一、產能不平衡等問題,國內政府制定并實行了馬鈴薯主食化戰略,強化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根據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在鈴薯主食加工關鍵技術、馬鈴薯主食專用粉與高纖馬鈴薯主食復配粉加工關鍵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相關主食產品種類不斷豐富,馬鈴薯主食生產設備也在研發中。
隨著政策的推進和技術的發展,國內馬鈴薯升級告你個產業持續發展,相輔相成。內蒙古四子王旗一馬鈴薯科技示范園項目簽約及開工儀式于上月舉行,當地政府大力優化商品薯、專用薯種植比例,擴大種植面積,該產業園建成后,將以生產馬鈴薯精淀粉、馬鈴薯凈菜、馬鈴薯饅頭等產品為主,提高四子王旗馬鈴薯市場競爭能力。
云南省曲靖市近兩年也在推進馬鈴薯深加工,據了解,云南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該市經開區投資了一項9億元的馬鈴薯深加工項目,目前,項目建設正在快速推進。該項目投產后,每天可加工馬鈴薯720噸,年產速凍薯條3萬噸、馬鈴薯雪花粉1萬噸、脫水薯丁(片)1萬噸、商品薯1.86萬噸。
雖然國內馬鈴薯深加工項目不斷增加,但是國產的加工設備卻跟不上產業的發展步伐。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我國馬鈴薯精深加工技術還存在不足,馬鈴薯主食化應用率低,產品附加值低,生產企業的相關廢水凈化問題也成為阻礙產業發展一大痛點。因此,對于國內機械制造商來說,還需加快馬鈴薯主食生產設備的研發,并優化生產企業的廢水凈化系統,提升企業的生產水平。
據了解,與普通的小麥粉相比,馬鈴薯全粉在加工中會出現成型難、易斷裂、湯底渾濁等問題。因此,企業在設計生產設備時,需要對設備的壓面、成型等功能進行改進,通過革新技術來提升口感。而在廢水凈化環節,相關設備企業不僅要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及濁度,更靠考慮如何實現廢水中蛋白的回收利用。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馬鈴薯產業逐漸步入科學化布局、集約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的新階段,馬鈴薯主食化戰略穩定前進。要想跟上產業發展,馬鈴薯加工設備制造企業需要在創新的同時,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進,并從整條生產線系統化、協調性出發,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爭取能夠為生產企業提供成套設備的解決方案。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