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快遞公司上線一團餐外賣小程序,開始試水企業員工團餐外賣服務。隨著集體用餐需求的日益增長,團餐成為國內亟待開發的市場大蛋糕。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學校、政府機構,都是團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兩年,隨著提供專業團餐服務的第三方公司不斷涌現,給團餐市場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給中央廚房產業帶來了新的成長空間。
在近幾年消費升級的推動之下,團餐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眼中已經擺脫了“大鍋飯”的標簽,這也促進了團餐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高達1.5萬億元,占整個中國餐飲市場的33.23%。有相關機構預計,2020年,國內團餐市場規模將達1.69萬億元,同比增長12.67%。
團餐的生產與一般餐食有所區別,多是以按照一定的服務標準和模式來提供定量餐飲產品。因此,在團餐生產中,中央廚房的建設不可少。中央廚房能實現統一原料采購、加工、配送,形成集約化、標準化的操作模式,幫助企業進行大規模定量餐飲的制作。并且,中央廚房穩定的品質控制是團餐品質的重要保障,統一的生產能夠確保餐食口味一致性。
中央廚房之所以有這么明顯的優勢,與其內部生產流程和專業化設備息息相關。據了解,鄭州市高新區某團餐企業于今年年初建設完成一座占地面積近6500平方米的中央廚房,該中央廚房內配備了冷庫、凈菜加工設備、肉類加工設備、自動米飯生產線、烹飪設備、消毒設備等,設備之間分工明確,生產效率高。項目投產后,日配餐能力可達3萬份。
雖然中央廚房在團餐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建設時,要避免出現產能不足和產能過剩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央廚房的建設并不是問題,關鍵要看建成后的使用效率,如何能夠更高地發揮中央廚房的運作能力才是重點,而這就需要前期進行合理的布局和開發。
在建設中央廚房時,企業首先要對單元生產產能、生產循環時間等進行預估,做到各單元產能之間的平衡,從而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其次,在設計加工車間時,也要使車間內的各類加工設備與生產能力相吻合,加工車間面積和倉儲面積也要與生產量相當。另外,在引入央廚設備時,也要盡量引入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高的設備,方便后續生產線以及工藝的調整。
據了解,目前國內團餐主要分為兩種需求,一種是相對標準化的團餐,比如工廠、學校等;另一種是需求端更加多元化的團餐,如企業、寫字樓等。因此,生產企業不僅需要整合生產能力,提高供給效率,更需要滿足多樣化的團餐需求。同樣的,這對中央廚房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何解決需求多樣化以及標準化供給之間的矛盾成為發展關鍵點。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