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各種水果都會陸續上市,水果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蛋白質及脂肪等營養素,吃水果不但可口,還能促進身體健康,進而達到防治疾病,養顏美容的效果,是受現代人們歡迎的天然健康食品之一。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購買水果的時候,經常會見到一些有些磕碰損傷的水果,或者是水果放置時間過長,有一點腐爛的現象,而這種水果往往打折促銷,價格便宜。因此不少人都會抱著貪小便宜的心態,買來這些稍有損壞的水果,把壞掉的部分削掉,然后吃掉好的部分,但是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嗎?
關于水果爛了到底能不能吃?關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分清損壞的水果是哪種類型的。
其中有一部分是“機械性碰傷”的水果,機械性碰傷大多數是因為在運輸途中發生的碰撞、擠壓現象而造成的腐爛現象。這一類的水果表面會出現變色,或者出現比較多的褐色小斑,摸上去相對的果肉變軟,甚至有果汁出現。這種“機械性碰傷”是在市場上經常發生的情況。其實這種類型的水果由于僅僅是因為外部受損導致內部細胞壁破壞,在短時間內,切掉受損部位,并且能夠及時吃完,對身體基本無害。
除了“機械性碰傷”以外,“冷害水果”也是水果損傷的常見情況之一。顧名思義,當水果長時間放置在冰箱等低溫的環境下,就會發生“凍傷”的情況,因此經過冷藏后就變壞的水果稱為冷害水果。具體表現為水果表面出現變色,表面變軟變黑,例如香蕉放到冰箱貯藏一夜,就可能出現黑色的水漬斑。這種也是因為低溫破壞了水果原來的細胞,對身體健康來說基本沒有影響,建議去掉變色的地方就可以吃了,但是變色嚴重的水果還是直接丟掉好。
后,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含水分比較多的水果,在溫度濕度的適宜的環境下,往往會滋生細菌。有一些被細菌入侵的水果不一定能從表皮看出來,而是在里面已經生成了霉菌。還有的像受到“機械性損傷”的水果因為其表皮細胞的破壞,也往往容易吸引霉菌的滋生。這種損傷的水果我們通常稱為“霉變水果”。
尤其是蘋果、橙子等保存不當或存放過久,表面會出現霉斑。爛掉的水果中含有真菌毒素,常出現的就是以擴展青霉為代表的青霉,其產生的展青霉素對健康威脅大,導致神經、呼吸、泌尿等系統的損害,引起動物胃腸道功能紊亂、腎臟水腫等病癥。并且霉變的水果往往存在著大量“展青毒素”和“黃曲霉毒素”,展青毒素會造成人體頭暈、腹痛、嘔吐、腹瀉等現象,對肝臟腎臟等也會起到一定的傷害。黃曲霉毒素不僅會造成抽搐、昏迷、更有危害生命的風險。
作為大多數消費者,我們并沒有火眼金睛能檢測出水果中的成分以及分辨出水果的好壞。因此,寧吃鮮果一口,不吃爛果一筐,為了健康,要盡量選擇表皮色澤光亮、肉質鮮嫩、有香味的新鮮水果,千萬不能圖便宜買不新鮮的水果,以免傷害到身心健康才后悔莫及。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