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要在2020年重點建設糧油產業園。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原料豐富,糧油產業規模也非常大。未來,糧油產業園的重點建設也將為相關生產設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國內糧食工程的不斷推進,一大批區域化糧油品牌紛紛涌現,國內糧油產業受利好。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數據,2017/18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生產量達2,963萬噸,5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55%;2017/18市場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達3,44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54%。
不難發現,國內食用油消費量高于生產量,糧油產業市場空間有待進一步挖掘。糧油產業園的建設將有助于糧油行業擴大產能,滿足市場消費需求,而這也將促進糧油生產設備市場的擴大。
并且,現在也有不少地方政府也在促進糧油產能的改造升級。福建省糧儲局就于近日印發了《糧食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20年重點支持項目申報指南》,對糧食加工企業技術改造進行補助,項目范圍包括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糧食質量檢測能力建設、自動送料倉建設、節能減排配套設施建設和“機器換工”等。
據了解,目前應用于糧油生產的食品加工設備包括
去石機、色選機、脫殼機、
壓榨機等,初加工裝備品種多、規格齊全,能形成連續化生產線。就目前的設備市場來說,大多數糧油初加工設備實現了自給,國內許多產品已接近和達到先進水平。其中,色選機和自動化包裝機械更是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但與此同時,糧油加工設備產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設備運行可靠性、穩定性差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對于一些高精尖額的重大裝備來說,設備穩定性差導致糧油生產過程易出錯,設備壽命短,同時其安全性差,對操作工人存在人身安全隱患。這就導致國內部分糧油設備制造企業的競爭力低下,影響國內糧油產業的發展。
對此,設備制造商要加強對設備基礎理論的研究,改造提升機械裝備水平,加強關鍵糧油機械制造自主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糧食加工成套設備。通過技術升級和創新來實現設備的升級換代,推動糧油機械設備向自動化、精準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如今,家庭消費、餐飲業、食品制造業等消費終端對糧油的需求不斷擴大,尤其是消費升級正在催生新的市場機會。但糧油加工設備產業卻存在著低端產品過剩、產品供給不足的現象,大大阻礙了產業前進的腳步。因此,國內設備制造商還需提高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制造水平,優化設備結構,加強設備的競爭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