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是各地桃子大量上市時節,油桃、脆桃、水蜜桃、黃桃……各類鮮桃陸續進入水果市場。今年的桃子都是大豐收,這也導致了桃子的價格被壓低,很多地方的桃子都出現了滯銷的現象。為了避免損失、增加收益,不少地方的果農開始利用食品加工設備對桃子進行精深加工,走出一條現代農業發展的致富路。
寧波市:開發桃系列加工產品
寧波市奉化區也是有名的桃子產區,據悉,為了幫助果農,當地某致力于開發桃系列加工產品的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向收購桃子用于生產幼桃果凍。據介紹,該公司這款幼桃果凍加工的產品于去年投資建設完成,公司還有其他5條桃深加工產品生產線,蜜桃果汁、蜜桃果酒等系列產品生產線還在不斷完善中。
北京市:利用高新技術深化桃子加工
北京市平谷區作為平谷大桃的產地之一,近年實施大桃精品戰略,利用科技提高品質和效益。同時從桃樹入手,實現從桃花到桃子的一系列精深加工。據介紹,當地利用食品加工設備開發了桃休閑食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等多種產品。在政府的資助下,當地還用超臨界萃取技術、冰凍生化技術、超微粉碎技術等高新技術手段,集中了物理、生物、化學方法,把大桃的深加工細化到了分子結構。
荊門市:發展黃桃果汁生產
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的黃桃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由于深加工能力不足,導致桃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在一定程度挫傷了果農的生產積極性。為了增加果農收入,湖北省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地投資建設了一條5.8萬噸綜合性果蔬加工全自動管道化無菌
灌裝生產線。據悉,此次投產的生產線采用了先進的黃桃自動去核和冷打漿技術,保障了產品的風味和高品質。
安徽省:投資建設了黃桃罐頭生產線
安徽省也是產桃大省,截至2017年10月,全省桃栽培面積已達110萬畝。今年桃子的豐產也使當地面著“豐產不豐收”、“果賤傷農”的尷尬情況,當地政府意識到,其經濟價值不能局限在鮮果市場,深加工也是提升附加值的有效途徑。安徽省碭山縣就在當地投資建設了黃桃罐頭生產線,將黃桃加工成罐頭,即使大量集中上市,也能避免“菜賤傷農”’。 省政府頒發《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實施方案(2017—2021年)》中也指出要推進果蔬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升級,力爭2021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左右,其中水果達到30%。
桂林市:完善桃膠、桃脯等產業鏈
桂林今年桃子實現豐產穩產,其中,靈川縣海洋鄉有一半以上的農戶種桃,目前總面積2萬多畝,桃產業是這里的主要產業,并擁有靈川縣海洋天桃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當地除了銷售鮮桃外,當地還緊抓桃膠、桃子果脯、桃木制品等深加工農產品,完善桃子的產業鏈,提高桃產業附加值,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小編結語:今年桃子的豐產也讓果農又是歡喜又是憂,如何減少桃子的損腐率,提高桃子的經濟效益成了不少地方陶產業發展的困境。發展桃子深加工不僅能保障銷售渠道,更讓鮮桃搖身一變成了“致富桃”,帶來高附加值。提品質、拓渠道、延長產業鏈,桃子市場正迎來發展的好時機。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