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乎人民健康和生命,責任重于泰山。國家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重拳嚴治,以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公開發布。這是著眼事業全局,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還關系到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關系到中國制造的聲譽,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但是,總有少數無法人士在不斷制造食品安全事件,如地溝油、毒奶粉、鎘大米、瘦肉精、人造雞蛋等等,不時引起消費者的擔憂。
而《意見》提出,或將進一步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讓百姓吃得放心。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意見》相關內容,筆者從網上整理了采訪中的問答,以供大家參考。
問:在“嚴把食品加工質量安全關”中,對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加工安全作出什么部署?
答:在“嚴把食品加工質量安全關”中,其中要求加強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監管。另外,將體系檢查從嬰幼兒配方乳粉逐步擴大到高風險大宗消費食品,著力解決生產過程不合規、非法添加、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而在嬰幼兒配方乳粉加工安全方面,生產企業要全面實施良好生產規范、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等。力爭3年內顯著提升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品質、競爭力和美譽度。
問:“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有什么要求?
答:要加強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創新,引導食品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與此同時,還要建設一批的食品安全技術支撐機構和重點實驗室,重點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等等,可以有力地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發現和防范能力。目前,不少地方重視食品安全技術創新研發,促進食品產業科技成果轉化。
日前,武漢一研發團隊利用基因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方法,成功研發了“家用青霉素類抗生素殘留檢測試劑條”,其針對奶粉中抗生素殘留快能5分鐘檢出,檢測速度快,準確度高,保障人們餐桌飲食安全。目前,這項科技成果(如食品抗生素安全檢測技術)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中簽約成功,進一步守護人們舌尖美食安全。
問:《意見》實施要實現怎樣的總體目標?
答:《意見》提出了2020年近期目標和2035年中長期目標。其中,要求食品安全標準水平進入世界前列,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達到先進水平。另外,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體系運行有效,食品安全狀況實現根本好轉,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到2035年,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問:在“嚴把糧食收儲質量安全關”中,如何發揮糧食烘干設備作用?
答:《意見》中提到加強烘干、檢驗監測能力等建設,為農戶提供糧食烘干存儲服務,防止發霉變質受損。糧食霉變原因有很多,包括水分、溫度、氣體成分等。其中,控制環境的水分條件,保持干燥,是糧食防霉的首要關鍵。為此,在倉儲之前,一定要保持糧食干燥,否則潮濕的糧食進行倉儲,很容易發生霉變。
目前,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對農業的不斷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不斷深入農戶,糧食烘干機也得到推廣應用。糧食
烘干機不僅解決了農戶“有天無地曬,有地無天曬”的傳統模式帶來的自然晾曬難題,還能夠在收割之后可以隨時進行烘干儲藏,避免了糧食因干燥不及時而發生的霉變和發芽等變質問題,保證了糧食的質量安全。
問:《意見》中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據了解,《意見》中主要包括十二方面的內容,有深刻認識食品安全面臨的形勢、總體要求、建立嚴謹的標準、實施嚴格的監管、實行嚴厲的處罰、堅持嚴肅的問責、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能力等等。其中,深刻認識食品安全面臨的形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們吃得更放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