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改委公布的數字顯示,截至2006年全國奶牛數量達到1402萬頭,奶類總產量3302.4萬噸,比2000年增長了2.6倍,平均每年凈增435.9萬噸。規模以上
乳制品加工企業717家,產品銷售收入1061.3億元,占全國食品制造業的23.5%,是食品制造業中銷售收入zui高的行業。
昨天,國家發改委推出建國以來國內發布的*部系統的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發改委表示,要嚴格控制乳制品加工項目的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到2012年,乳制品加工能力利用率在75%以上。同時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骨干企業、規范投融資行為。業內人士昨日形容,這是今年3月發布的準入條件“修正版”。
政策分12個部分共67條
記者昨日在國家發改委上,看到這部長達20頁的《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其中的內容主要包括政策目標、產業布局、行業準入、奶源供應、技術與裝備、投資融資、產品結構、質量安全、組織結構、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乳品消費及其他等12個部分,共67條。
發改委形容,這部政策是今后一個時期規范乳制品工業行業準入、產業布局、市場秩序和投資行為的重要依據。
據介紹,這次政策出臺的主要背景是,國內的乳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發改委舉例說,這當中包括了重復建設嚴重、產業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嚴重過剩,市場競爭失序;企業與奶農關系不協調,行業整體效益下降,虧損面增加等等,影響了我國乳制品工業的健康發展。
在這部政策中,有關行業準入部分較為引人關注,在3月底發改委才頒布的《乳制品加工行業準入條件》規定之外,又再增加了多個限定,將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
非連續3年盈利不得進入
例如,在準入條件中明確規定,想進入乳制品行業的出資人,其現有凈資產不得低于擬建乳制品項目所需資本金的2倍,總資產不得低于擬建項目所需總投資的3倍,資產負債率不得高于70%,還要連續3年盈利。
產業政策里首度明確乳業的能耗和水耗,根據不同類型乳品,每噸產品的標煤能耗要在0.1~1.5噸之間,水在5.5~35噸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發改委也以專門的章節對乳業“投資融資”進行論述。
業內看法:對廣東乳企影響有限
對于產業政策的出臺,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對本報記者說,這可以看作是今年3月發布的準入條件“修正版”。
王丁棉表示,主要目的和手法都是和原來準入條件一致,但明顯對規模、辦廠的距離修正成以南北地域區分。“在短時間里做了相對修正,這意味著zui初的進入條件顯得太倉促、不成熟。”他指出,產業政策到目前為止還存在容易產生爭議甚至難以操作之處。如對乳業“出資人”沒有做出界定,另外對一般投資人做出限制,涉嫌違背現有投資法規。
風行的負責人昨天對本報表示,雖然受原材料*影響企業處于微利狀態,但是可以肯定過去連續3年風行都是盈利的。“相信有關產業政策對風行這樣在本地規模較大的企業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對于是否影響公司乳品廠,該負責人表示暫時未有新建項目的打算。
“南方市場較為成熟,乳品企業近幾年的數量已是有減無加。”燕塘的對本報說,去年公司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準入條件的規定對燕塘“沒有問題”,相信產業政策對企業影響不大,但會對近年急速冒起的“山寨廠”有很大影響。“產業政策的出臺對我們是件好事。”
國內產業政策一覽表
煤炭產業政策(2007-11-29)
造紙產業發展政策 (2007-11-2)
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2006-10-17)
鋼鐵產業發展政策(2005-7-8)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2004-5-21)
上市乳業公司銷售情況
(截至2008年一季度)
銷售額 資產負債率
蒙牛乳業(2319.HK) 213.2億元 34.7%
伊利股份(600887) 193.60億元 53.21%
光明乳業(600597) 82.06億元 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