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jx導讀: 《預包裝食品營養
標簽通則》實施
食品營養標簽"千姿百態"消費者稱看不懂
■卞文志
2013年1月1日,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正式實施。新版《通則》對預包裝食品中的營養標簽作出了具體規定,如除現制現售、生鮮食品、純凈水等七類預包裝食品豁免強制標示營養標簽外,絕大多數預包裝食品均需標示營養標簽;對于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5種核心元素營養成分,不僅要求強制標示,同時要求標示這些營養成分的含量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以便于消費者了解產品營養價值。
新版《通則》還將使營養聲稱更加有據可循,如廣告中比較流行的"高鈣、低脂、低*"等營養素聲稱,今后必須標示其有關營養素含量,且含量必須達到新版《通則》規定的定量要求;《通則》對各種營養聲稱的用語也有了嚴格規定,如聲稱富含蛋白質、*的產品,昔日廣告中"促進大腦發育"、"促進骨骼生長發育"之類的宣傳語都不再被允許了;同時,標簽中對各種營養素營養成分的名稱和順序、標志單位、"0"界限值等都有了詳細而具體的要求。
此外,新版《通則》還規定使用了
營養強化劑的食品,應標示強化后食品中各營養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食品中使用了氫化和部分氫化油脂時,必須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根據新版《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規定,預包裝食品不標或標識不合格的產品不得銷售。因此很多食品生產企業在新版《通則》實施后,已按照規定在包裝物上標注了營養成分。筆者在幾家超市發現,大部分食品外包裝雖已貼上了營養成分標簽,但由于不同商品標簽內容和形式的不規范,加上過多的專業術語,導致消費者根本看不明白。
例如,一款餅干外包裝的營養成分表上,注明了每100克包含能量1237千焦、蛋白質6.8克、脂肪3千克、碳水化合物60.6克,以及鈉137毫克;而另一款袋裝膨化食品并沒有按照"4+1"形式標注,反而標注了總脂肪、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糖等幾種成分。此外,還有一款餅干的營養成分表上沒有按照規定標注能量(千焦),而是標注了熱量(千卡)。
國家實施營養標簽明示制度,目的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可以根據營養標簽提供的信息有目的地挑選食品,避免有些營養成分攝入過多或過少,從而起到預防一些慢性病,達到營養保健的作用。但是根據目前消費者的反映,營養成分表上的數據太專業,反而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食品標簽上的'營養聲稱'數據太專業,作為普通消費者都不了解人體一天需要攝入多少營養,挑選起來無從下手。既然標注,就應該讓消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比如可以在標簽上注明人體一天需要攝入營養素的參考值,有對比的話就清楚了。"多位消費者都這樣說。
營養專家指出,食品生產廠家應將食品外包裝上營養標簽的內容和形式規范化、統一化,同時建議消費者上網查詢"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日攝入量",再結合食品營養標簽挑選合適的食品。"雖然這樣做的確有些麻煩,卻是幫助人們合理控制飲食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