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交流 技術方案 采購指南 話題討論 維修保養 資料下載 企業案例 會員報道
薄荷性辛、涼,歸肺、肝經。《本草綱目》:“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于消風散熱。”薄荷的功效即疏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疏肝解郁,臨床上主要應用于以下三個方面
用于風熱表證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均可有風熱表證的表現,主要有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咽痛、脈浮數等。薄荷辛涼而能透散表邪,清解表熱,故應用于風熱表證。本品雖為辛涼之品,然其透散之力較強,有一定的發汗作用,故對于風熱表證無汗或有汗不暢者尤為適宜。《醫學衷中參西錄》云:“服之能透發涼汗,為溫病宜汗解之要藥。”臨床上經常配合銀花、連翹、荊芥等同用,如治風熱感冒的代表方*。
薄荷輕揚宣散,疏表散邪,助疹透發。又可用于麻疹初起,或風熱外束肌表疹發不暢者,常與荊芥、牛蒡子、連翹等配伍同用。
用于頭面五官諸疾頭面五官屬于人體的上部,風性輕揚上行,風熱或風寒之邪均易上攻頭面,出現如頭痛、目赤腫痛、鼻塞流涕、牙痛、咽痛等癥狀。薄荷輕揚升浮,可清頭目,利咽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在薄荷一段中稱:“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 為要藥。”風熱上攻導致頭痛證時,薄荷常配菊花、白芷治頭痛;風熱或熱邪上攻,可致咽喉疼痛、聲音嘶啞等,薄荷為治咽痛常用藥,可配桔梗、甘草等同用;薄荷芳香辛散可宣通鼻竅,如治療鼻淵,流黃濁涕、鼻塞不通可與蒼耳子、辛夷、白芷等同用。
用于肝郁氣滯證肝主疏泄,肝氣應條達愉快。如因情志不遂,或因病邪侵擾,阻遏肝脈,致使肝氣失于疏泄、條達,則會出現肝氣郁滯證。臨床表現如胸脅脹滿疼痛、情志抑郁,善太息(編者按:表現為常嘆氣,嘆氣后有愉快感),或見咽部異物感,在婦女還會有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表現。薄荷能疏肝解郁,可用于治療肝郁氣滯證。《本草新編》:“薄荷,不特善解風邪,尤善解郁。”輕證薄荷可疏其郁滯,重者多輔助柴胡等品而建功。如名方逍遙散中就應用了薄荷,配柴胡、白芍同用。
此外,本品芳香辟穢,還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所致痧脹、腹痛、吐瀉等證,常配藿香、佩蘭、白扁豆等同用。
除了內服,可以將薄荷外用,用于夏季痱子、蚊蟲叮咬、瘡癤等,用后清涼舒適。薄荷還常被用于菜肴、糕點和飲料制作,為食療常用之品。昝殷《食醫心鏡》云:“薄荷煎豉湯暖酒和飲,煎茶生食,并宜。蓋菜之有益者也。” 近代還用鮮薄荷莖經蒸餾而得之芳香油,處方多稱“薄荷冰”或“薄荷霜”,功用與薄荷近似。
上一篇:2011年,炒茶該如何進行
下一篇:五種動物藥材走暢價升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www.whtxwd.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