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連云港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內置彈性立體生物填料,掛料密度達70%以上,AO生化與反硝化互相協作,對COD/BOD的處理能力強,污泥產量少,一般一個季度一次即可,設備靈活,可做地埋也可做地上,也可備設備間一體式,堅固耐用,使用壽命長。特別是峻清的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客戶回購率高,案例豐富,歡迎隨時咨詢!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將一沉池、I、II級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一體的設備,并在I、II級接觸氧化池中進行鼓風曝氣,使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結合起來,同時具備兩者的優點,并克服兩者的缺點,使污水處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特點有哪些】
首先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埋于地下,有利于保溫,在北方寒冷季節仍可正常運行,無擾人噪聲,無臭味。并且自動化程度高,無人值守,自動運行,故障,便于日常管理。
運行費用低,微泡曝氣機的曝氣量大,能耗低于其它曝氣產品,氣泡直徑小,溶解氧多,氧利用率高,故可間歇式曝氣,耗電超低。污染物降解效率高,調試周期短。
另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可隨時停止和啟動運行,暫時不使用的情況下可停止運行,但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并未死亡,而是以孢子形式存在,一旦通水曝氣,可在很短時間內恢復正常。
此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填料多為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填料,填料比表面積大。表面易于生物膜附著生長,而且巧妙的結構設計使填料在使用時不堵塞,始終具有良好的通氣、過水性能。
目前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設備廠經常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工業污水處理設備廠會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常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采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隨著重工業的不斷增長,水污染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由于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惡化的程度遠遠超過了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進展。工業廢水的種類隨產品和生產工藝而定,使其變化很大,很難采用典型數據,特殊行業必須實地考察。
【物料化制及輸送設備】
由于調試期間需要的物料量很大,加之生化調試無污水進入,池內污水流動性較差,為提高接種速度,需要將污泥及補充碳源盡可能均勻地輸入各生化池內。因此,對 于一定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設置物料化制及物料輸送系統,對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調試效率是必需的。根據經驗,物料化制池宜設于地下,池內設空氣攪拌裝置,池容積一般在20~30m3。池內分二區,一區為化制區,該區需設置物料化制及初級垃圾清理裝置;二區為輸送取,設置潛水泵或液下泵,同時在泵周圍設置垃圾同以防泵發生堵塞。輸送管道在生化池附近宜使用軟管以便根據需要調整投加料點位置。另外,物料化制旁設置一個消火栓或供水管,用于化制污泥及其它物料時供水。 1.3. 監測儀器準備 為配合生化調試,需對生化池中的COD(鉻法)、溶解氧、pH值、細菌等指標進行監測。一般生化處理調試需配備以下監測儀器:COD測定儀、溶解氧測定儀、pH值測定儀、顯
【調試階段】
初期(3d) ① 首先將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處理的污水,然后將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第1次投加20m3污泥,同時投加大糞等培養料,加水攪拌后按比例均勻 投加到各生化池內。投加培養料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控制在300mg/L為準。然后按比例補加普鈣(由于投加大糞無需補加氮源)。 ②悶曝:投料后進行悶曝。水氣體積控制在1:(5~10)。第1天曝氣采取6h充氧,4h停機的方式進行。 ③ 再次投料:經過1d悶曝后,第2天COD的質量濃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料,第2次可投入10~15 m3污泥至化料池,(留下部分作為備用)。同時投加以大糞為主的培養料,投加培養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300mg/L為標準。根據 需要補磷后悶曝。 ④悶曝:第二、三天的悶曝可減少停機時間,生化曝氣可控制為開6停2。
中期(4~7d) 一般經過2~3d的悶曝后,通過顯微鏡鏡檢,可能會看到少量的原生動物。原則上,此時每天定時補加碳源逐步以地腳面粉為主。同時投加普鈣和尿素,以補充磷源和氮源。補充碳源的標準仍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mg/L左右為準。 此階段為排除生化代謝物,生化池需適量換水,同時繼續進行悶曝。此階段為加速污泥菌膠團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可適量投加粉狀PAM。 2.3. 后期(7~10d) 一般經過7~10d悶曝,生化污泥表現顯淡黃色,污泥30min沉降比達到10%左右。通過鏡檢可發現有較多活躍的原生動物鐘蟲、纖毛蟲,以及后生動物輪蟲、線蟲等,此時生化污水處理即可進入馴化及增負荷調試階段。 增負荷調試一般以每2d增加五分之一的污水負荷進行。1周后基本可以全負荷運行。為平穩過度,增負荷全幾天視具體情況可適量補充些地腳面粉作為碳源。
調試條件控制 生化調試期間,曝氣強度原則上應結合水中溶解氧類控制氣水比,一般好氧區溶解氧的質量濃度控制在1~3mg/L,兼氧區控制在0~0.5mg/L。 其它監控指標主要有COD,生物相、pH值、污泥沉降比。取樣分析頻率為調試初期一般4h取1次樣,中期6h取1次,后期8h取1次樣。 3. 調試注意事項 生化設施的調試,有以下幾點須特別注意。 ①設置化料池及配備物料輸送系統對于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設施是必要的。 ②投加的污泥需盡可能化開,避免垃圾進入生化池,降低污泥使用效率。 ③在投加大糞時需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避免垃圾進入輸送泵,否則極易引起輸送泵的堵塞。 ④需隨時掌握生化池內的COD及溶解氧變化情況,及時補充碳源和調整供氣量。 ⑤調試期間生化池pH值控制在7~8.5之間,發生異常及時尋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 4. 結論與說明 在調試過程中如能做到以上幾點,一般來說整個生化調試過程可在1個月內完成。 此外,以上生化調試結論適用于鼓風曝氣為主的生化處理裝置,對于其它形式的生化處理僅供參考。 在調試開始時,注入生化池的水應為當前需處理的污水而非用清水更合適,補磷應用KH2PO4為佳。
連云港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