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食醋釀造工藝之固態發酵工藝-食醋發酵
閱讀:1417 發布時間:2022-11-24食醋釀造工藝之固態發酵工藝
固態發酵制酷工藝
固態發酵法是我釀酷的傳統工藝,目前些中、小型酷廠仍在使用。這種工藝生產設備簡單,多采用陶瓷缸或涂有防腐涂料的水泥泡作為酒精和醋酸發酵設備,成本較低。
(1)工藝流程
固態發酵制醋工藝流程如圖2-16所示。

(2)操作要點
①原料配比。
固態發辭工藝中原料配比如表2-11所示。
②原料處理。
將各種原料粉碎,混合均勻后加水攪拌,使原料與水充分拌勻吸透。潤水完畢后,在150kPa 下蒸料40min,蒸熟后,將熟料過篩,消除團粒并冷卻。
③添加獲曲及酒母。
熟料要求夏季降溫至28~30℃,冬季30~32℃后,進行二次加水。翻拌均勻后攤平,敬上細碎的獲曲,再將攪勻的酒母均勻地撤在獲曲上,然后拌勻,使醋酯含水在60%~62%為宜,入缸進行糖化和酒精發酵。
④淀粉糖化和酒精發酵。
酷俗入缸后,攤平,檢查俗溫在15~16℃,發酵室室溫保持在20℃為宜。當酪溫上升至36℃,應進行倒酪。嚴格控制醉溫不超過36℃,如發現酷溫過高,應再倒醅。倒醉的方法是每10~20個缸留出個空缸,將已開溫的醋酯移入空缸內,再將下缸倒在新空出的缸內,依次將所有醋酷倒遍。此階段為邊糖化邊發酵雙邊發酵工藝過程。發酵期為5~6d。當醉溫下降至33~35℃,酒精度達7.50%~8.0%(體積分數,余同),說明酒精發酵已基本結束。
⑤酷酸發酵。
酒精發酵結束后,拌入谷殼、獲皮及醋酸菌種子,進行醋酸發酵。發酵室室溫為25~30℃,品溫掌握在39~41℃,不超過42℃,每天倒酪1~2次,使醋酸松散,供給充足氧氣。經12~15d,品溫開始下降,每天取樣測定醋酸含量。當品溫降至36℃時,醋酸含量達到7%左右且不再上升,說明醋酸發酵已結束,應及時加鹽,停止醋酸菌繼續作用,
⑥加益、后熟。
醋酸發酵完畢后,立即加鹽,般按醋醅的1.5%~2%加食鹽,加鹽以后再后熟2d,以改善食酬的香氣和色澤。
O淋醋。
淋醋是用水將成熟醋醉的有效成分溶解出來,得到醋液。小廠用淋缸,大廠用水泥淋池。般采用套淋法進行淋酷,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甲組淋缸放人成熟的醋酯,將乙組淋缸淋出的醋倒入甲組缸內浸泡20~24h左右,淋下的稱為頭醋;乙組缸內酷渣是淋過頭醋的頭渣,將丙組缸淋下的三醋放入乙組缸內,淋下的是二醋;丙組淋缸內的酷渣是淋過二醋的二渣,將清水放入丙缸內,淋出的就是三醋。這種操作方法既可以保證醋的質量,又可以使醋醉中的有效成分大限度地溶解淋出,后醋渣的殘酸僅為0.1%:
③陳釀。
陳釀是醋酸發酵后期為改善食醋風味進行的儲存、后熟過程,經過長期陳釀的食醋稱為陳醋。
陳釀的方式有醋酷陳釀和成品醋陳釀兩種方法。醋醉陳釀是把加鹽的醋酯存放于缸中,壓實,加蓋面食鹽,用泥土密封缸口,經10~15d可淋醋,如長期陳釀,應在15~20d倒醋次,成品醋陳釀是將淋好的醋液封存于缸內,陳釀1~2個月或更長時間,使食醋酸度和固形物含量增高。陳釀過程中,由于酯類的形成,使食醋富有濃郁的香氣和滋味,色澤也比較鮮艷。為了防止食船在陳釀過程中變質,醋液的酸度需在5%(醋酸計)以上。
@滅菌。
滅菌也叫煎醋,是將澄清以后的清亮食醋,在80~90℃下加熱50min,具有滅菌和改善風味的雙重作用,滅菌的食醋迅速冷卻包裝即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