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面以其獨特的“麻辣鮮香”風味,成為重慶的一張閃亮美食名片。近年來,重慶小面產業蓬勃發展,展現出諸多新業態,不僅自身成績斐然,更對其他地方小吃發展及食品機械企業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
重慶小面的歷史可追溯至400余年前,從早期小販肩挑扁擔走街串巷叫賣,到如今遍布全市超8.4萬家門店,每天銷售約1300萬碗,已然成為山城獨特風景與文化符號。隨著時代發展,重慶小面產業鏈不斷延伸,每銷售1億元小面,可帶動辣椒、花椒、菜油、榨菜等佐料近2000噸的銷售,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超50萬人,年產值達400多億元。但長期以來,其產業鏈分散、品牌化程度低、缺乏標準化工業化產品等問題,制約著產業進一步壯大。
為突破發展瓶頸,重慶積極探索,培育出一系列新業態。大渡口區2021年率先成立重慶市小面產業園,大力推動預制重慶小面產業發展。園內企業不斷創新研發,如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針對北方消費者口感偏好,用120多噸面粉做實驗,研發出既勁道又保留重慶小面附味性的產品,其七款重慶小面系列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在“與輝同行”重慶專場直播間,2分鐘內銷售超15萬盒,銷售總額超170萬元。
不僅如此,產業發展標準也在不斷完善,重慶發布了重慶小面團體標準,以及生產技術規范、食品安全、門店經營服務規范等地方標準。大渡口區還打造“渝面俠”重慶小面品牌形象,連續舉辦“中國?重慶小面文化節”,提升品牌價值。今年1-9月,重慶小面預包裝產品實現線上銷售額約3億元、同比增長32%。同時,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歐班列等,重慶小面預包裝產品已出口至三十多個國家,小面產業園內的重慶辣有引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推出近20款小面產品,出口到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海外銷售額達600多萬元。此外,山姆等大型商超推出重慶小面速食新品,進一步拓展了重慶小面的消費場景與市場空間,線上線下融合、國內國外市場齊發力的新業態逐漸成型。
重慶小面產業的成功經驗,為其他地方小吃發展提供了寶貴參考。在品牌打造方面,地方小吃應挖掘自身歷史文化內涵,像重慶小面與重慶城市文化緊密相連一樣,賦予小吃獨特文化價值,并通過舉辦特色美食節等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標準化建設至關重要,制定從食材選取、制作工藝到產品質量的統一標準,既能保證小吃品質穩定,又利于規模化生產與連鎖經營。例如,通過制定嚴格的調料配比、面條制作標準,讓消費者無論在何處品嘗,都能感受到地道風味。拓展消費場景也是關鍵,利用預制菜、速食產品等形式,打破地域與時間限制,讓小吃走進家庭、商超、電商平臺等更多場景,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對于食品機械企業而言,重慶小面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與啟發。隨著小面產業工業化、規?;l展,對食品機械的需求有所增加。從自動化炒制機高效炒制調料,到辣椒舂制機升級為電動馬達提高生產效率,再到面條加工設備需滿足不同口感面條的制作要求,食品機械企業應針對地方特色小吃加工特點,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定制化機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注重食品機械的智能化發展,通過引入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對加工過程的精準控制,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助力地方小吃產業實現工業化轉型升級。
重慶小面產業以小見大,在創新發展中不斷煥發出新活力。其新業態模式為其他地方小吃發展點亮了前行的燈塔,為食品機械企業開拓了新的市場藍海。相信在借鑒重慶小面產業成功經驗基礎上,各地特色小吃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在滿足人們味蕾的同時,創造出更大的經濟與文化價值。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