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糧食、蘋果、食用菌、中藥材、瓜菜、草畜“六大產業”的蓬勃發展,寧縣一幅產業興旺的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糧食產業統籌推進,著力打造10億級“隴東糧倉”;蘋果產業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727元;食用菌產業帶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穩定發展;中藥材產業開拓“庭院經濟”,年產值實現上億元;瓜菜產業以“三川”為主陣地帶富一方百姓;草畜產業回歸家庭建辦,實現專業化經營……
寧縣是傳統農業大縣。過去,農業發展規模小、效益低,缺乏市場競爭和品牌意識。隨著寧縣對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全縣形成了“三塬、三川、三片”的產業布局,六大農業產業發展優勢逐步顯現。
寧縣以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為統攬,按照“區域化布局和規模化機械化經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山水田林路房屋村莊一體化推進”的理念,以“三塬”(和盛塬、早勝塬、盤克塬)為主陣地,穩定蘋果樹栽種面積;以“三川”(城北川、九龍川、政平川)為主陣地,發展瓜菜產業;在南片打造糧食產業示范區,在西片打造食用菌產業示范區,在東片打造中藥材種植示范區。
在發展糧食產業方面,寧縣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大力推行“種糧一體化、糧飼一體化、糧草一體化、企社農戶一體化、種儲加銷一體化”,著力打造10億級“隴東糧倉”。統籌推進土地流轉,全力建設南區20萬畝糧食產業高效生產示范區,帶動全縣種植糧食作物77萬多畝。建辦“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精深加工企業9家,發展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全方位提升糧食產業附加值,帶動群眾人均增收306元。
寧縣招引中農信投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食用菌全產業鏈項目,年消化小麥秸稈14萬噸、雞糞9萬噸,生產基料28萬噸。帶動焦村、和盛等鄉鎮建成食用菌大棚49座,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14.3元。在焦村鎮西李村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加工基地由中農信投(慶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規劃建設,通過引進菇房智能化溫控栽培技術,建成集小麥秸稈堆肥發酵蘑菇基料、全年工廠化蘑菇種植、有機菌菇深加工、冷鏈儲運配送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項目。目前,基地已有12個菌棚投入生產,每棚每日出菇量達800公斤。
寧縣堅持“企業引領、群眾參與、政府支持”的理念,按照“有勞力的群眾莊前屋后適度小規模栽植,發展庭院經濟,大戶、合作社、企業流轉土地規模栽植,植樹造林理性整合栽植”的思路,著力發展金銀花產業。目前,全縣栽植金銀花5.7萬畝。著眼延鏈補鏈,引進谷和春、恒瑞康等龍頭企業5戶,利用修剪的金銀花枝條扦插育苗;建成金銀花深加工生產線,開發出金銀花茶、金銀花水、金銀花酒等保健品,利用金銀花葉萃取綠源酸;探索推廣金銀花盆景,全力構建育苗、移栽、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和花、莖葉、盆景全價值鏈,實現年產值1.4億元以上,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64元。
寧縣黃土層深厚,光熱資源充足,氣候適宜,產出的蘋果個大、色艷、質脆、味甜,深受消費者喜愛。寧縣是農業農村部區劃122個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全省18個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寧縣始終堅持“做實基地、重提品質、做強品牌、延長鏈條、應對風險”的思路,建成優質蘋果基地25萬畝;建成4.0全自動水洗分揀線3處,日分選能力可達1200噸;統一蘋果包裝,進行線上線下銷售,主打“甘味”“慶陽蘋果”品牌,對接上海、嘉興、廣州、北京等地的商超直營店34家,建成西部蘋果商貿港、恒瑞康蘋果深加工生產線、綠色凍干食品生產線和“農文體旅”融合的正洋蘋果運動公園,全縣年產蘋果35萬噸,產值達26.8億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727元。
在瓜菜產業方面,寧縣堅持“設施菜+露地菜”“精細菜+大路菜”“食用菜+加工菜”發展模式,推動企業、合作社、農戶一體發展,同步發展預冷包裝、冷鮮加工等產業,實現瓜菜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目前,全縣建成集約化育苗中心4處,年育苗1500萬株,引培蔬菜生產、加工龍頭企業2戶,建成北川萬畝綠色瓜菜生產示范區,帶動全縣種植瓜菜20萬畝,企社大戶與采油十二廠、新莊煤礦等簽訂銷售協議,帶動群眾人均增收565元。
寧縣黃土層深厚,光熱資源充足,氣候適宜,產出的蘋果個大、色艷、質脆、味甜,深受消費者喜愛。寧縣是農業農村部區劃122個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全省18個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寧縣始終堅持“做實基地、重提品質、做強品牌、延長鏈條、應對風險”的思路,建成優質蘋果基地25萬畝;建成4.0全自動水洗分揀線3處,日分選能力可達1200噸;統一蘋果包裝,進行線上線下銷售,主打“甘味”“慶陽蘋果”品牌,對接上海、嘉興、廣州、北京等地的商超直營店34家,建成西部蘋果商貿港、恒瑞康蘋果深加工生產線、綠色凍干食品生產線和“農文體旅”融合的正洋蘋果運動公園,全縣年產蘋果35萬噸,產值達26.8億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727元。
在瓜菜產業方面,寧縣堅持“設施菜+露地菜”“精細菜+大路菜”“食用菜+加工菜”發展模式,推動企業、合作社、農戶一體發展,同步發展預冷包裝、冷鮮加工等產業,實現瓜菜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目前,全縣建成集約化育苗中心4處,年育苗1500萬株,引培蔬菜生產、加工龍頭企業2戶,建成北川萬畝綠色瓜菜生產示范區,帶動全縣種植瓜菜20萬畝,企社大戶與采油十二廠、新莊煤礦等簽訂銷售協議,帶動群眾人均增收565元。
寧縣黃土層深厚,光熱資源充足,氣候適宜,產出的蘋果個大、色艷、質脆、味甜,深受消費者喜愛。寧縣是農業農村部區劃122個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全省18個蘋果生產重點縣之一。寧縣始終堅持“做實基地、重提品質、做強品牌、延長鏈條、應對風險”的思路,建成優質蘋果基地25萬畝;建成4.0全自動水洗分揀線3處,日分選能力可達1200噸;統一蘋果包裝,進行線上線下銷售,主打“甘味”“慶陽蘋果”品牌,對接上海、嘉興、廣州、北京等地的商超直營店34家,建成西部蘋果商貿港、恒瑞康蘋果深加工生產線、綠色凍干食品生產線和“農文體旅”融合的正洋蘋果運動公園,全縣年產蘋果35萬噸,產值達26.8億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727元。
在瓜菜產業方面,寧縣堅持“設施菜+露地菜”“精細菜+大路菜”“食用菜+加工菜”發展模式,推動企業、合作社、農戶一體發展,同步發展預冷包裝、冷鮮加工等產業,實現瓜菜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目前,全縣建成集約化育苗中心4處,年育苗1500萬株,引培蔬菜生產、加工龍頭企業2戶,建成北川萬畝綠色瓜菜生產示范區,帶動全縣種植瓜菜20萬畝,企社大戶與采油十二廠、新莊煤礦等簽訂銷售協議,帶動群眾人均增收565元。
作者:李建強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