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隆德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引外商、強內生、提補貼、建基地、促裝備等多項措施,全力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推動全縣食用菌產業呈現質效并提、產銷兩旺的良好局面。
一是提補貼,種植規模初見成效。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并將食用菌產業列入“五特”產業,根據經營規模大小,從菌棒、生產設備、種植、銷售等方面配套資金進行扶持,提升各種植主體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積極性,推動種植規模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全縣13個鄉鎮中已有8個鄉鎮不同規模種植食用菌,生產主體達21個,種植(栽培)食用菌約500余萬棒(包),其中平菇217.5萬棒、香菇235萬棒、茶樹菇25.4萬棒,設施、露地栽培大球蓋菇22畝。
二是強基礎,菌菇產量穩步提升。持續優化“兩河+兩川”布局,全面推廣“拱棚+溫室”建設,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市場”產業化經營模式,從接菌、管護、生產、運輸、銷售等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菌菇生產基礎設施水平不斷提升。招商引資引進寧夏智贏達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通過建立聯農帶農機制,免費提供技術、菌棒、保底銷售等方式帶動農戶發展菌菇產業。截至目前,全縣食用菌生產主體共建設日光溫室等生產設施38幢47畝,拱棚152棟256畝;購進菌包生產設備12臺(套),滅菌、點種設備等334臺(套);建設冷藏庫21座,購置冷藏運輸車輛12輛,食用菌生產基礎設施水平極大提升,菌包生產日能力達到2萬包以上,年產量預計為5086噸。
三是重品質,經濟效益逐步向好。大力實施“科技興菌”戰略,加大食用菌科研、開發、生產、服務力度,加強農業技術培訓,大力引進、選育、示范、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生產的食用菌色澤艷麗、氣味醇香、質地脆嫩、口感細膩,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全縣食用菌市場價格穩定,逐步走出了“優質優價”行情,預計食用菌可實現年產值5030萬元。
四是拓市場,銷售渠道日趨多元。成立隆德縣蔬菜產業聯合體,采取“1+3+N”模式(一個聯合體+種植、加工、銷售+N個種植主體),推廣訂單種植、錯季銷售,全縣菌菇銷售呈現多元發展趨勢。目前,全縣少量鮮菇在本地進行零散銷售,鮮菇批發銷往銀川、固原、平涼、靜寧等地,茶樹菇、靈芝、大球蓋菇、羊肚菌干品面向全國各地進行電商銷售;福建客商在鳳嶺、山河、陳靳指導種植的平菇、香菇、茶樹菇、大球蓋菇,以市場價回收后,銷往上海、深圳等地,少量出口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