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一周趣事,秒知行業大勢。大家好,歡迎來到《一周趣評》。2023年8月14日-8月20日,建筑陶瓷、涼鞋、可循環包裝、光伏玻璃等領域都呈現出了哪些有趣動態和精彩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千億建筑陶瓷市場進入洗牌期
建筑陶瓷,消費建材里非常大的單品之一,包括釉面磚、墻地磚、衛生陶瓷、園林陶瓷等多種類別。據廣發證券研報,按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數據測算,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收入約3335億元,加上不在統計內的規模以下企業,預估全行業規模或超3500億元,空間巨大。
智造君:隨著建筑陶瓷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環保政策的日趨嚴峻,建筑陶瓷行業已進入新一輪的大洗牌、大淘汰時期。
受其影響,相關陶瓷生產商們積極踐行綠色環保理念,通過節能窯爐、窯爐余熱利用技改、“煤改氣”技改等系列措施,加速推進陶瓷生產綠色化、高效化,不斷推動陶瓷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涼鞋市場真得要“涼”了
一雜志發布的調查數據也顯示,有60%人夏季不穿涼鞋,其中“00后”占比超63%,遠超其他年齡段。有媒體發布問卷結果顯示,在“近兩年你穿涼鞋的頻次是否發生變化”這個問題上,有5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穿涼鞋的頻次減少了,只有8.46%的人表示頻次增加。”
智造君:夏天的穿著風格變得以運動、休閑、戶外為主,加上大多數涼鞋能與之匹配的著裝場景較少,因此市場對涼鞋的需求在減少。
筆者認為,涼鞋生產企業要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及時適應市場需求,諸如涼鞋設計要更傾向舒適性和功能性,考慮到腳部的舒適度、鞋底的柔軟度、鞋料的輕便性,并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設計相適應的功能;涼鞋制造商還要關注產品的可持續性,使用再生塑料、天然橡膠等環保材料來制鞋。
可循環包裝千億規模市場待掘金
與一次性包裝相比,可循環包裝設計更具標準化、人性化、強度更高,并且能夠重復使用,具有多方面的成本優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數據,2021年全球循環包裝產業規模達1001億美元,中國物流包裝市場規模約為7600億元,其中90%以上的包裝都為一次性物流包裝。
智造君:不管是從政策導向,還是長期市場需求看,可循環包裝賽道都將迎來風口。作為“綠色包裝”,可循環包裝不僅能夠為企業帶來大約30%的降本,還可以支持企業打造綠色供應鏈,并最終通過企業作業模式的變化,帶來整個供應鏈數字化和效率提升,實現環境、經濟和減排的多重收益。
光伏玻璃市場發展前景依舊向好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國內超白壓花光伏玻璃產量約1606.2萬噸,同比增長53.6%。截至2022年年底,國內光伏壓延玻璃在產企業共37家(按集團統計),剔除無效產能共有128座窯442條線,總產能為84299T/D。截至2023年7月底,國內光伏玻璃在產產能升至91010T/D,總窯爐座數為132座,產線為488條。
智造君:隨著“雙碳”戰略的推進,國內光伏行業快速發展,裝機速度持續增加,光伏玻璃需求出現明顯增長。在需求增加和樂觀預期的帶動下,國內光伏玻璃供應快速增加。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玻璃的需求約65200T/D,2024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約75000T/D,2025年需求約87000T/D。
長期來看,受益于“雙碳”戰略和光伏玻璃產能預警制度,國內光伏行業快速增長將帶動光伏玻璃實現供需平衡,長期光伏玻璃價格重心有望上移,頭部企業的經營業績有望改善。光伏玻璃市場未來依舊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供給端的出清和需求端的發展將共同推動光伏玻璃市場擺脫當前的不利局面。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