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為實現節能減排,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質量,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2022年6月,省政府印發《安徽省“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根據省里方案要求,各市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實施方案。市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了
《滁州市“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作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節能減排是從源頭降低能源消費、減少污染物排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在這個關鍵時機,我市出臺《方案》,對“十四五”時期節能減排工作作出了總體部署,明確了具體目標和任務分工,為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三、起草過程
市發展改革委依據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和省政府印發的《安徽省“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結合工作實際,起草《方案》,并于今年2月、4月、5月先后三次書面征求市直單位及各縣(市、區)政府意見。根據各單位反饋意見,對《方案》進行了修改完善。6月1日,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召開會商會,形成一致意見。6月2日,通過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
四、主要內容
《方案》主要包括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工程、政策機制、保障措施5個部分。
一是確定了主要目標。明確了“十四五”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4項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17130噸、905噸、7440噸和2140噸。
二是制定了重點工程。圍繞行業、園區、城鎮、公共機構、節能減排等方面,提出了13項重點工程: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工程、城鎮綠色節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節能減排工程、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程、公共機構能效提升工程、煤炭減量替代和清潔高效利用工程、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工程、科技創新與應用工程、重點區域污染物減排工程、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工程、環境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
三是推出了政策機制。圍繞能耗、環境污染、“兩高”項目等提出七個方面政策: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健全規范標準,完善經濟政策,建立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節能減排政策體系,加強統計監測基礎能力建設。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將本地區節能減排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市有關單位通過制定實施年度工作計劃,確保完成全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二是強化監督考核。認真落實能耗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要求,對各地實施年度評價、中期評估、五年考核,對完不成年度能耗強度下降目標的縣(市、區)實施“一票否決”。
三是動員全民行動。推進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行綠色消費,加大綠色低碳產品推廣力度,組織開展節能宣傳周、世界環境日、低碳日等主題活動。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行業協會、商業團體、公益慈善組織作用,支持節能減排公益事業。開展節能減排自愿承諾,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公眾自覺履行節能減排責任。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