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由于烹飪和食用的便捷性,預制菜滿足了人們當下快節奏的生活需求,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預制菜是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配以調味料等輔料,經過預選、調制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2022年預制菜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到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達10720億元。面對預制菜這片藍海,各地政府頻頻“動作”,將預制菜作為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重點產業來打造。
近期,貴州省商務廳等15部門印發了《加快推進貴州省生態特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二條措施》,要求充分發揮省農特資源、生態和文化三重優勢,采取目標化、項目化、市場化、專班化的方式,政企協力,抓供給、拓市場,高質量發展“貴字號”綠色生態預制菜,實現從初級產品“黔貨出山”向精制產品“黔菜出山”轉變,助力鄉村振興。
該措施明確,貴州將從全面發動,突出生態特色;差異發展,發揮比較優勢;園區承載,發展集群經濟;建補延擴,打通產業鏈條;龍頭帶動,做大做強主體;聚焦靶心,打造“貴”字品牌;拓展渠道,培育銷售市場;標準先行,健全質量體系;鼓勵創新,加大科技助力;人才為先,增強發展活力等12個方面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廣東佛山發布了《佛山市順德區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爭取引進、培育預制菜上市企業超過2家,培育預制菜國內知名品牌企業超過20家,成功建設預制菜產業園核心區,實現構建預制菜“原材料+生產加工+冷鏈物流+貿易銷售+品牌推廣+科技研發”的創新產業園生態圈,打造人才培育、電商直播、交易營銷、進出口貿易、數據發布、產品設計等功能集聚區。數據顯示,2022年順德區預制菜生產企業營收約為87億元,同比增長46%,預制菜市場潛力顯著。
大連市近兩年來立足豐富的海產資源,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截至目前,大連預制菜生產企業約為900家,冷鏈加工類企業1300多家,預制菜年產值達1000億元,已經形成了8個預制菜聚集區,產品還該水產、果蔬、面點、畜禽等多個種類。預計到2024年,大連市預制菜產業產值有望達到3000億元。
為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連市制定出臺了《大連市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方案(實行)》,并制定提出了預制菜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明確大連將從因地制宜加強優勢特色的預制菜品牌培育與建設、促進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代表、行業協會主導的預制菜發展模式、加快制定與落實統一的預制菜質量安全標準、市場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全過程監管機制、提高預制菜行業技術研發水平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5個方面來推動預制菜健康發展。
今年2月份,安徽馬鞍山市印發了《關于推動馬鞍山綠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明確要求發展預制菜產業。該方案要求大力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加快推進預制菜全產業鏈融合以及支持馬鞍山經開區、和縣臺創園、鄭蒲港新區等預制菜園區建設,力爭到2025,年發展10個產值超10億元的預制菜領軍企業,總產值達300億元。
四川近年來正依托川菜的文化歷史底蘊和豐富味型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在2022年召開的四川省預制菜產業發展推進會上,四川就定下了目標:到2025年,全省預制菜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今年年初,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該措施明確,四川將圍繞加強質量標準建設、支持產品創新開發、培育企業主體、支持原料基地建設等10個方面,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指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相信在國家大政方針的引領下,以及在地方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的預制菜產業突破萬億規模指日可待。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