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暖,紅花進入了采摘季,大片大片的紅花迎風綻放,既裝扮了鄉村,又為農戶帶去了實實在在的收入。紅花是菊科、紅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藥食同源的屬性。近年來,在健康養生意識風潮的推動,紅花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不少地區將紅花作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促進農戶增收的產業來打造,紅花成了致富的“金花”。
紅花可謂全身都是寶,紅花花瓣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入藥,還常常用于制作胭脂、唇彩等化妝品;紅花凋謝后會逐漸長出果實,這種果實可以用來榨油,營養價值非常可觀,深受消費者喜愛。
在紅花產業起步的初期,不僅紅花的種植面積小,產品也較為單一、產業鏈不夠完善。近年來,隨著紅花產業的快速發展,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催生出多種紅花產品,如干紅花、紅花茶、紅花酒、紅花籽油等等,在大健康產業急速發展的今天,紅花產業展現出不小的市場發展潛力。
在我國的不少地區,紅花成了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為了延長紅花產業鏈、價值鏈,地方都在打造紅花精深加工產業。“世界紅花看中國,中國紅花看新疆。”新疆是我國紅花的主產區之一,這里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為培育優質紅花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環境。
其中,新疆裕民縣近年來通過建設項目、加大科技創新來做強做實紅花深加工。在政府的扶持下,裕民縣開展了紅花籽油、紅花醋等深加工項目,有效增強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以達到增收的效果。裕民縣的一家紅花加工公司,為了解決傳統油脂熱榨工藝對紅花籽營養成分的破壞,參照橄欖油的工藝研發出紅花籽油的冷榨冷煉生產工藝,盡可能減少成品油營養價值的流失。據了解,經過冷榨冷煉工藝生產的紅花籽油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拌入涼菜中食用。
無獨有偶,云南省也形成了集紅花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在云南南澗縣,當地在省農科院的支持下建立了紅花研發團隊,并研發了8項關鍵生產技術,創建“政府+科研+企業+農戶”的組織管理模式,推動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據介紹,南澗縣紅花種植面積超過4萬畝,紅花產量6500多噸,產值達3.5億元。
紅花植株具有耐干燥、抗寒性強、耐貧瘠等特性,正因如此,紅花成為許多土質貧瘠地區的重要經濟作物。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進一步增強,消費者對紅花的需求增加,給予了紅花產業做大做強的基礎,而推動紅花產業精深加工轉型,將是產業長足發展的重要動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