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升,植物基作為當下消費熱點,正被越來越多新茶飲品牌關注。燕麥奶、生椰乳等植物奶、草本養生類食材搭配功能類水果正成為新茶飲原料的新選擇。經歷了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后,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據艾瑞咨詢的數據,中國現制茶飲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91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796億元,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57.23%。近日,新國貨研究院聯合書亦燒仙草和OATLY噢麥力發布《2023年植物基新茶飲白皮書》調研報告(以下簡稱“白皮書”),從當前植物基新茶飲的宏觀市場出發,詳細闡述了當前植物基新茶飲的行業發展特點、市場競爭情況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相對于動物蛋白而言,植物基食品不含膽固醇和乳糖,且富含膳食纖維,受到消費者喜愛。Global Data預測,2025年,亞太地區植物基食品市場潛力將達到13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80億元人民幣,2020—2025年中國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會達到171%。植物基+新茶飲,是當前新茶飲端消費者對自然健康需求的必然結果。
在這一趨勢推動下,各大頭部茶飲品牌相繼推出以燕麥奶、椰奶為基底乳的創新飲品。“白皮書”將植物基新茶飲分為蛋白類植物基新茶飲和草本類植物基新茶飲兩個方向。其中,蛋白類植物基新茶飲以融合椰乳、燕麥奶為主;草本類植物新茶飲的涵蓋面更廣,既有茶飲中的“元老”配料燒仙草以及枸杞、紅棗等藥食同源的植物資源,又有各種功能性的小眾花果走進消費者視線。
“白皮書”顯示,有75.5%的85后和70.5%的90后了解過植物基,是所有代際之中了解植物基群體數量較多的。在實際購買新茶飲時,90后和85后購買意愿較強,會刻意關注是否是植物基。此外,“白皮書”還提到了植物基茶飲的未來方向,如主打五谷、草本等養生原材料,融合鮮果創新,仙草、小眾水果成為植物基茶飲新配方,自主供應鏈形成品牌壁壘等。
“白皮書”認為,當前,植物基新茶飲主要集中在高端茶飲市場,中低端茶飲市場目前還是一片藍海。數據顯示,當前新茶飲市場上,蛋白類植物基新茶飲品類滲透率為25%,與高達54%的奶茶相比,差距明顯。究其原因之一是高端茶飲品牌主要布局在一二線城市,門店的數量遠遠不能覆蓋全國各地的不同消費群體。
也正因如此,在高端茶飲未涉足的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對于植物基的認知度還不夠。新國貨研究院調研發現,實際購買中一線城市購買植物基新茶飲的意愿最強烈。有75%的一線城市群體在購買新茶飲時會刻意關注是否是植物基,而在三四五線等下沉市場購買意愿有待提高。
但是,對植物基的認知度不夠,不代表年輕消費群體沒有對新鮮原料、新鮮水果的健康需求,只是目前這個需求遠未被釋放。按消費品發展的邏輯,植物基新茶飲從一二線城市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只是時間問題。與此同時,健康的原料也會成為品牌在終端茶飲市場上勝出的關鍵。在眾多實力相當的企業中,主要在二三線城市布局,門店數已達7000家,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書亦燒仙草已經在下沉市場取得規模優勢,也讓燒仙草成為新茶飲市場中的一個品類。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