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當下,擠出時間和精力來做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已經成為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預制菜的出現不僅安撫了消費者的胃,還滿足了消費者對儀式感的需求。隨著預制菜的需求不斷擴大,預制菜迎來了發展風口,預制菜被各地政府作為推動農業轉型的重要支點。以河南、廣東、山東為代表的農業大省都在積極出臺政策,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
11月17日,山東青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對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青島市預制菜高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進行解讀。《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4年,青島基本建立科技含量高、生產加工能力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突出、上中下游緊密銜接的預制菜產業體系,全市規模以上預制菜產業市場主體達到100家,全產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把青島建成全省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
在原料端,《行動方案》要求建設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建設糧油生產基地、果菜菌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打造標準化“原料車間”。在物流運輸端,要求建設冷鏈物流體系。建構預制菜“原料——車間——餐桌”全程閉環冷鏈物流模式,完善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冷鏈物流體系。
此外,針對預制菜存在的口味、營養、儲存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行動方案》要求積極開展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鼓勵預制菜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開展預制菜營養、風味、品質調控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究。
青島發展預制菜具有農業基礎和產業優勢。青島是沿海城市,經濟發達,同時也是農業大市,耕地面積770多萬畝。青島又有5個產量大縣,近幾年,青島的糧食產量在300萬噸左右、蔬菜超過600萬噸,肉蛋奶超過100萬噸。同時,作為沿海城市,青島漁業也相當發達,據相關數據顯示,青島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實現2304.1億元、同比增長10.1%。在水產品預制菜頗受消費者青睞的當下,青島無疑具有優勢。此外,青島擁有規模以上食品企業400多家,食品工業基礎扎實。
發展預制菜產業,冷鏈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港口城市,青島也具有明顯的冷鏈物流優勢。據青島印發的《青島市冷鏈物流發展情況與對策建議》顯示,青島擁有冷庫1000多個,冷庫容量250萬噸;
冷藏車5000多輛;從事冷鏈物流的企業也120多家。
另外,山東頻繁制定預制菜標準,也讓青島具有發展預制菜的優勢。如,今年6月,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又發布了預制菜(畜禽類)中式菜肴》、《預制菜(畜禽類)炭烤肉》、《預制菜(水產類)烤魚》、《預制菜(水產類)油炸帶魚》四項團體標準。還有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在不久前發布的《煙熏鲅魚預制菜》團體標準也非常利于青島預制菜發展,要知道煙熏鲅魚是青島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相信在政策的引領以及各種優勢的疊加作用下,山東青島預制菜產業到2024年實現全產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指日可待。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