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毫不夸張的說,中國在“吃”上做到了極致,我們擁有“氣勢恢宏”的國菜,也有讓人欲罷不能的地方小吃。近年來,亦臭亦香的、香酥可口的地方小吃——長沙臭豆腐俘獲了一大批消費者的心,甚至一度成為廣受追捧的網紅美食。
我國的臭豆腐的種類繁多,地區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臭豆腐的風味和口感也有較大的差異。長沙臭豆腐的歷史悠久,流傳至今經過數次改良創新,臭豆腐的品質也有所上升。長沙的火宮殿的臭豆腐比較出名,2021年6月,火宮殿臭豆腐制作技藝還入選了非遺名錄。
長沙臭豆腐其色墨黑,外焦里嫩,鮮而香辣,具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點。臭豆腐看似小小的一塊,并不起眼,但是制作流程卻較為復雜,必須經過油炸、加鹵和發酵等多道程序。據了解,臭豆腐的在整個制作過程中,要求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而且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受到有害細菌的污染,這種被污染的臭豆腐被人食用后,容易印發人體胃腸道疾病。
隨著長沙臭豆腐走紅,臭豆生意變得火爆異常。在此背景下,一些小作坊看到商機也加入到臭豆腐生產行列中。而這些生產商往往沒有生產臭豆腐的資質,缺少標準化加工設備加上加工環境復雜,導致臭豆腐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為規范臭豆腐的生產,打造優質臭豆腐品牌,今年8月份,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預制長沙臭豆腐生產衛生規范》(DBS43/011—2022)。該標準規定了預制長沙臭豆腐生產過程中原料采購、加工、包裝、貯存和運輸等環節的場 所、設施、人員等基本要求和管理準則。在術語和定義板塊,標準對加工長沙臭豆腐所用到的老鹵水和臭鹵水都做出了詳細規定,并明確不得使用動物性原料制作鹵水。在廠房和車間板塊,標準規定,根據預制長沙臭豆腐生產工藝需要,應設置原輔料倉庫、鹵水制作、豆腐制作、 豆腐暫存、漂燙、浸泡發酵、漂洗、內包裝、成品冷庫、外包裝間等生產作業區域。
該標準的實施不僅能夠規范長沙臭豆腐的生產,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臭豆腐的品質。同時,標準對維護食品安全和打造長沙臭豆腐品牌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了解,湖南近年來制定了多項地方標準,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豬血丸子》、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靈芝》、《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鹽漬蔬菜生產過程衛生規范》等等,湖南此舉不僅對食品安全起到保護作用,也利于當地特色食品品牌化。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