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調動標準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全社會標準化創新活力,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于今年五月開展了2022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活動。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2022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市監標創函〔2022〕67號),本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主要有標準項目獎、組織獎、個人獎三個類別。它們旨在重點表彰有效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促進技術創新或管理創新,并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標準項目,在標準科研、標準制定、標準實施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的組織,以及在重大標準化戰略規劃制定、標準科研、國際標準化、標準實施、標準文化建設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
經提名、形式審查等程序后,7月1日,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領導小組辦公室,對2022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受理名單進行了公示。GB/T 17236—2019《畜禽屠宰操作規程 生豬》、T/TJWL 003—2018《食品冷鏈用塑料軟包材》、T/NMSP.MZB 02.1—2019《“蒙”字標畜產品認證要求 錫林郭勒羊肉》等4項標準、T/NMSP.MZB 01.1—2019《“蒙”字標農產品認證要求 興安盟大米》等5項標準、T/GDEACC 01—2018《電冰箱鮮肉類保鮮要求及測試方法》、GB/T 32743—2016《白茶加工技術規范》、DB52/T 1495—2020《貴州綠茶沖泡品飲指南》、GB/T 35885—2018《紅糖》、GB/T 34379—2017《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等十余項食品領域相關標準在列。
而伴隨著近年來我國食品工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生產技術與生產裝備在促進食品提質增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向標準化的邁進更將使得這些食品生產加工有標可依,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不妨一起簡單來了解上述一些標準都涉及到哪些內容。
GB/T 17236—2019《畜禽屠宰操作規程 生豬》是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一項國家標準,規定了生豬屠宰的術語和定義,宰前要求,屠宰操作程序及要求,包裝,標簽、標志和貯存以及其他要求。相較被替代的GB/T 172362008《生豬屠宰操作規程》,對宰前要求、刺殺放血要求、人工剝皮和機械剝皮要求、浸燙脫毛要求、預冷工藝要求等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吊掛提升工序及要求等內容。
GB/T 32743—2016《白茶加工技術規范》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提出、由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39)歸口。標準中規定了白茶的術語和定義、加工基本條件、加工工藝流程、初制技術.精制技術、質量管理、標志標簽、運輸和貯存等,適用于白茶的初加工和精加工。
T/GDEACC 01—2018《電冰箱鮮肉類保鮮要求及測試方法》規定了電冰箱鮮肉類保鮮要求及測試方法中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測試方法。主要適用于具有鮮禽肉、畜肉、動物性水產品的肉類保鮮功能的家用和商用電冰箱。在技術要求部分,標準中主要明確了對保鮮前與保鮮后鮮肉的感官評定、揮發性鹽基氮、菌落總數、硬度、重量損失率的指標的檢測,并對相應要求進行規范。
T/TJWL 003—2018《食品冷鏈用塑料軟包材》對食品冷鏈用塑料軟包材的術語和定義、產品編碼、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存儲、運輸和產品壽命進行了規定,適用于食品冷鏈中由蓄冷劑和多層共擠膜構成的塑料軟包材。
資料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