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開的兩會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如何實現呢?根據農業實際發展情況出臺相應政策,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十分必要。6月10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覆蓋農業種植、生產加工等各個方面。其中,在提高農業生產加工機械化水平方面,也有不少利好消息。
隨著技術日新月異,如今的農業發展早已開始了跳脫傳統生產模式的征程,加大支農投入、加快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是我國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據了解,日前發布的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主要涉及糧食生產支持、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種業創新發展、畜牧業健康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農業防災減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九大方面,共34項舉措,對農業新技術應用、農業補貼與獎勵發放等提出具體要求。
在近年來農業產業加快向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向產后加工、向精深加工要發展要效益的過程中,今年的強農惠農政策中,也有一些相關的利好政策值得關注。如針對畜牧業健康發展,提出擇優支持奶業大縣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應用先進智能設施裝備,推進奶牛養殖和飼草料種植配套銜接,選擇有條件的奶農、農民合作社依靠自有奶源開展養加一體化試點,示范帶動奶業高質量發展。實施苜蓿發展行動,支持苜蓿種植、收獲、運輸、加工、儲存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提升,增強苜蓿等優質飼草料供給能力。
又如面向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提出統籌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合理布局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方式,擇優支持蔬菜、水果等產業重點縣開展整縣推進;重點支持建設通風貯藏設施、機械冷藏庫、氣調冷藏庫,以及預冷設施設備和其他配套設施設備。 圍繞生產標準化、產品特色化、身份標識化和全程數字化,完善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推進全產業鏈生產標準化,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和品牌打造。
同時,2022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中還對動物疫病防控做出要求,指出國家對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予以支持,由各地根據有關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完善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切實做好養殖環節無害化處理工作等內容。
農業作為供給糧食與生活所需食品的重要來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強化農業項目統籌整合,推進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順利實施,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方向。從事農業生產的各地區、各主體也要及時關注強農惠農政策,抓住政策變化,尋求健康、高效發展。
資料來源:財政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