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大企業創新轉型、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的重要手段。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十一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到2025年,引導大企業打造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典型模式;激發涌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這一文件對于食品工業發展有何影響呢?
食品工業是關乎人類發展的生命工業,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食品工業加快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在我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數量較少,食品工業總體上仍呈現出“散弱小”趨勢,以及食品生產加工由初加工由精深加工過渡還有還長的路要走的背景下,面向新時期的市場需求和各種新挑戰,資源整合與技術創新等,將成為助力食品工業企業提升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以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強大動力。
在近日發布的《通知》中,就著重圍繞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七個鏈條,力求通過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其中,指出了以創新為引領,打造大中小企業創新鏈;以提升韌性和競爭力為重點,鞏固大中小企業產業鏈;以市場為導向,延伸大中小企業供應鏈;以數字化為驅動,打通大中小企業數據鏈;以金融為紐帶,優化大中小企業資金鏈;以平臺載體為支撐,拓展大中小企業服務鏈;以隊伍建設為抓手,提升大中小企業人才鏈等七大重點任務。可以看到,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加強各類主體間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大企業與中小企業間儀器設備、科研成果、試驗場地等關鍵要素的對接與開放、轉移,將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賦能。
對于亟待轉型升級的食品工業來說,加速大中小企業之間各項要素的融通創新,其實就是在促進上游資源配置要素、技術要素等由上至下的流入行業內部,在更廣闊的的范圍內發揮出作用,增強企業發展優勢,從而協力帶動整個產業生產能力、格局的提升。在食品工業本身就強調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發展基礎上,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勢必將對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等帶來更好地助力,相應的行業企業也要牢牢把握住新的發展趨勢,積極融入到融通創新生態中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
我要評論